“是哪個挨千刀的散布的謠言啊!我的銀子啊!那可是二兩銀子的利息啊!”
“我早就懷疑這些謠言的真假,隻恨沒有堅信。”
“王麻子,都是你,是你讓我把銀子取出來的,你還我銀子。”
捶胸頓足之聲不絕於耳,許多已經撕毀存單契約的儲戶,一個個都是後悔不已,有的暗暗心傷,有的則強行甩鍋,在大街之上公然撕逼。
五天之中,那些小額存款儲戶,大約有將近一半將銀子取了出來。剩下那一半還沒有把銀子取出來的小額存款儲戶,此時都是暗道僥幸,幸好沒有排到他們,否則他們也和那些後悔不已的人們一樣,把銀子取出來了。
損失最為慘重的還是那些大額存款儲戶,他們在辟謠公告張貼出來的前麵四五天,超過九成的儲戶都進行了取款預約。
原本大筆的利息,這下一分錢都沒有了。銀子運來運去,倒是貼了比運費和人工費進去。
但是大明皇家銀行,在這次擠兌風波中,卻是樹立極為良好的口碑。並且給了儲戶極為強烈的信心。
不少人幸災樂禍,對那些被聽信謠言的儲戶嗤笑道:“你們真是蠢啊!也不用腦子好好想想,如今宮內被燒毀的皇極殿都停工沒有繼續重修,皇上哪裏會去修十幾座宮殿。還酒池肉林?你們是在茶館裏聽說書聽看多了吧!”
“是啊!而且你們也不想想,銀行有天子信譽擔保,還會少得了你們得銀子?就算是銀行虧空了,還有大明賦稅可以給你們補上。本人不才,早就想到了。和你們說了偏偏不信。”
“你個窮酸,讀了幾天書就知道在這裏胡說八道,我昨天還看到你急匆匆的跑去擠兌呢!也就是你運氣好,沒有排到罷了,現在說什麼風涼話,哼!”
七嘴八舌之間,這次擠兌風波,給那些最積極參與擠兌的儲戶一個十分深刻的教訓,大明皇家銀行的信用變得極為堅挺。
“照我看,還是趕緊把銀子存回去吧!這次就純粹當是買個教訓,日後再有人散播謠言,不要聽便是了。”
“不錯,不錯,趕緊把銀子存回去。”
於是乎奇葩的事情發生了,局麵瞬間逆轉了過來。那些還沒把錢取出來的儲戶一個個都不取了。
那些已經把銀子取出來的儲戶,又急匆匆的把銀子存了回去。皇家銀行各個分行的門口,再次排起了長龍。
銀行工作人員叫苦不迭,真是折騰啊!
幾天高強度的工作下來,已經把他們折騰得夠嗆了。好在掌櫃們紛紛宣布月底增加獎金,讓他們又充滿了幹勁。
前來銀行存款的那些大儲戶同樣也是絡繹不絕,都趕在一個時候了,銀行工作人員天天都要加班,而且涉及大筆錢財,容不得半點馬虎,回家之後頓時累得像死狗一般。
資金不僅開始大量回流,而且帶動了很多之前還在觀望的人群。
皇家銀行的信用具體如何,外界並不是太清楚。所以一些人覺得把錢放在皇家銀行可能存在一定風險,所以保守起見並未將銀子存入銀行,或者隻是存入了一小部分。
此次擠兌證明皇家銀行的信用無比堅挺,麵對存5年,每年有10%利率的好事,北直隸地區但凡手上有餘錢的人,大多都選擇將銀子存入皇家銀行。很多老財主,紛紛把藏在地下的銀子挖了出來,存入皇家銀行之中。
這年頭資本確實不像什麼二十一世紀那樣無比泛濫,但是剩餘資本還是不少的。這些資本隻是平日裏比較分散,又沒有投資項目。要想高效率的錢生錢,得有門路,得有生意才行。
那些手頭有剩餘資本的,自然是開始把銀子存入皇家銀行,每年10%的增長速度,十年下來就翻出一倍,而且利息還能翻利息,實際上是超過一倍的。但是這些定期存單,並不是放在那裏一直都能翻利息,定期如果是五年,那麼五年後沒有取出,超過五年的時間是不算利息的。必須帶銀行把存單結算了,再存個五年,才能繼續算利息。
大明開國兩百年,社會大動蕩不多。十年時間,對於那些上了一些年紀的人來說,是有足夠耐心等待的。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別人都把錢存入銀行,從而錢生錢了。如果他們不把錢存入銀行,那豈不是落後了?貧富差距不就慢慢拉開了?
這筆賬一算,到皇家銀行存錢的人就更多了。
就算是那些做生意的商人,也開始將流動資金存入大明皇家銀行,雖然不定期的存款隻有3%的年利率,但這無疑給他們多了3%的盈利。不過這些商家把錢存入皇家銀行也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結算貨款的時候,一些商家開始拖拖拉拉。不過大多數商人,還是比較看重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