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蜂窩煤風潮(1 / 2)

京城的大街上,一大早便聽到有人吆喝。

“賣報,賣報……”

“蜂窩煤,蜂窩煤!賣蜂窩煤咯!一文錢五個,一文錢五個,送貨上門啊!”

一個拉著馬車的攤販高聲喊道,馬車後麵整車都是蜂窩煤。路過的百姓,有些好奇,有些則跑過去掏錢購買。

“現在不知道怎麼回事啊!一文錢隻能買兩斤煤球了。這蜂窩煤同樣是煤做的,一文錢卻可以買五斤呢!燒著還方便,比煤球劃算多了。”

“聽說是皇帝征收礦稅,那些做煤球生意的礦主,要是還按照以前那種價錢賣,肯定是要蝕本的。”

“那這個蜂窩煤為什麼還這麼便宜?”

“誰知道啊!小兄弟,我買二十文蜂窩煤,給我送到家裏去。”

“好嘞,您住哪兒?”

“就在前麵。”

“小兄弟,我買三十文,也給我送家裏去。”

一大早拉著整整一車蜂窩煤出來賣的小王,勤快的給這些胡同裏的街坊鄰居送蜂窩煤。這蜂窩煤根本就不愁沒有銷量。

最重要的還是蜂窩煤便宜,而且燒著還方便。這玩意起碼比柴火要便宜多了,這年頭北方大城鎮周邊的柴火早被砍光了,剩下的樹木都是成材用的,誰會拿去當柴火燒。從更遠的地方運柴火到城裏賣,運費比煤炭要高,而且伐木盡管不需要挖洞,隨便去個人就能砍,但煤炭開采形成規模之後,熱量獲取效率遠比伐木高。

所以京城裏柴火的價格要比煤炭的價格高出不少的,曆來都是那些富裕人家才能用得起的東西,因為燒柴火做出來的飯菜最天然的,燉雞鴨什麼的,味道明顯和用其他燃料燉出來的不同。所以那些權貴的府上,燒的都是柴火,每隔三五天就會有柴夫定點送柴,一般老百姓哪裏用得起啊!

普通老百姓以前都是燒煤球,這些煤球足夠便宜。一文錢就能買5斤左右,足夠燒一兩天的了。

隻是最近煤球價格狂漲,從一文錢五斤,漲到了一文錢兩斤,價格上漲了一半以上。

這不得不說,這次專門主持稅務局打壓煤礦主的魏忠賢,可謂是賣力無比,收稅的時候直接下了狠手。

以至於這些煤球進城之後,價格就如同狂奔的野馬,瘋狂的往上躥,栓都栓不住啊!

一文錢盡管不多,差不多類似於後世一塊錢的購買力。但是老百姓也懂得精打細算啊!煤球價格上漲這麼快,用倒還是用得起,就是不劃算了。

同時京城的老百姓發現,蜂窩煤的價格竟然沒有漲。一文錢還是能買五斤。

這些蜂窩煤每一個的煤炭重量是550可,另外加入50克的黃泥等材料製成,剛好是600克,也就是明代的一斤。

最重要的是,這些蜂窩煤燒著還方便許多,不用像用煤球那樣,需要經常扇風,而且火力有時候還不夠,燃燒也不完全。

蜂窩煤價錢這麼便宜,用起來還方便,當然是去用蜂窩煤了。不過是需要添置一個煤爐罷了,煤爐也不是很貴的東西,結構非常簡單,隨便找個工匠師傅就能做出來。皇家軍工廠的民用生產區倒是生產了一批煤爐出來,一個煤爐的價格隻要30文錢,頓時在京城大受歡迎。

實際上這些蜂窩煤的價格是一文錢六塊,但不送貨上門,要自己到貨棧去拉,所以就有人販賣蜂窩煤,一文錢變成了五塊。

販賣蜂窩煤的小王算了筆賬,隻要一天賣出去900塊蜂窩煤,就能賺到30文錢,一個月下來就能賺到900文錢,相當於是1.8元。

每一戶人家在煤快燒完的時候,都會直接買不少,然後堆在外麵。一天賣個900塊蜂窩煤還是比較簡單的。特別是剛開始做這種生意的時候,生意特別的好。很快忙碌一天下來,小王就往返了幾次貨棧,賣出了3000多塊蜂窩煤,一天就賺了90文錢。

蜂窩煤很快就開始風靡整個京城,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蜂窩煤的影子。

這些便宜的蜂窩煤,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畢竟一文錢可以買五塊蜂窩煤,差不多相當於後世兩毛錢就能買一塊蜂窩煤。這樣的價格,京城的老百姓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盡管價錢極為低廉,但是皇家礦業公司還是有很大賺頭的。

這些蜂窩煤,全部都是就近開采的,開采成本和加工成本都比較低,一個勞動力一天能挖五六方的煤,一方的煤重2噸多。不過礦道的運輸和挖掘不是那麼方便,一個礦工一天挖個兩三噸煤還是沒問題的。

加工蜂窩煤也很簡單,成本也都比較低。

成本最高的就是運輸,一輛馬車可以牽拉1500公斤左右的煤炭,跑一天的運費大概在60文左右。

也就說,如果超出馬車一天的運輸路程,成本就會上升很多了。如果不超過一天的運輸時間,那麼成本還能控製在100文以下,進城後一噸原煤所加工成的蜂窩煤,可以創造200文左右的利潤。

如果是走水路運輸的話,那成本就低得多了。畢竟船不用吃草,而且運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