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重炮轟擊(1 / 2)

這些漢奸部隊投降建奴,很多實際上也是形勢所迫。他們投降之後,有如此頑強的戰鬥力,主要就是建奴的督戰製度十分殘酷,後退者一律皆斬。然而此時這些漢奸部隊,碰上的明軍不僅僅同樣有嚴酷的軍法,而且還是一支具備了信仰的明軍。

與此同時,這個時代的人都相信有陰間的存在。城隍廟教育在明代,已經達到了曆史上的巔峰時期。

中國的教育模式就是三種,一種是家庭教育,一種是學堂教育,一種就是城隍廟教育。家庭教育普遍隻有文化家庭才能提供,學堂教育則是平民也可以提供的,隻是一般孩子能不能上學堂,都會去找算命先生先算一下八字,如果命中有這個天賦的,寒門之家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如果沒有這個天賦,頂多上個蒙學,然後就去當學徒。在農村,通常則是蒙學都上不了,直接種田去了。

最後一種城隍廟教育,則是所有平民百姓都有接觸的東西。除了城隍廟教育,地方上還流行著許多具有教化意義的生動故事,孩子們最喜歡聽老人家講這些故事。

城隍廟教育,也就是所謂封建迷信那一套。

既然這年頭人們都信這個,朱由校幹脆整了個‘忠祠’出來,讓所有戰死沙場的將士死後都入忠祠,受舉國祭拜。

這玩意和後世小日本的靖國神社是差不多的。要說這玩意完全虛假,那也未必。萬事萬物有陰有陽,既然存在陽間,為什麼沒有陰間?而且能量構成物質,生靈的精神活動又產生能量。廟裏的陰神需要人們祭拜等現象都可以看出,人的精神能量在陰間可以充當貨幣的可能性極大。

而且明代這個時期,很多書籍對這些東西的本質都是有所闡述的。

不管是真是假,反正這年頭,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人們就信這個。朱由校這一招頓時讓明軍的作戰意誌有了巨大的提升,加上朱由校製定了撫恤製度,更使得將士沒有了後顧之憂。

死亡對人來說,很多時候並不可怕。

對於士兵來說,可怕的是沒有足夠的利益和理由讓他們戰死,這才會螻蟻偷生。

就如戰場上的潰敗,為什麼會引起連鎖反應?因為一些士兵逃跑之後,使得其他士兵失去了勝利的希望,既然沒有勝利的希望,為什麼還要去拚命?自然是跟著一塊跑路了,這才引起了連鎖的潰敗反應。

還有小日本在二戰過程中,很多日軍士兵在戰場上發動瘋狂的自殺式襲擊,很多時候完全就是去吃花生米,戰死得沒有任何意義。然而那些日本士兵活膩了嗎?確實是有些活膩了,惡劣的作戰環境讓他們有想死的衝動,不過投降的話,也不是死路一條,可為什麼日本士兵要發動自殺式襲擊?就是因為日本士兵篤信,戰死可以去見什麼日照大神,上天堂什麼的。這就是日本統治者欺騙性的畫的大餅。

為什麼小日本的模式是欺騙性的?

因為上天堂明顯不靠譜,中國古代的世界觀中,三界即是鬼界、天界、人界。分別對應陰、陽、陰陽平衡(陽主陰從,人界也成陽間)。

天界相當於就是天堂,根據典籍記載,天界的‘神’,實際上也是有壽命的,壽命到了也會墜入輪回,天界的神相當於是金字塔的頂端,但層次比跳出三界的仙更低。上了天堂自然就是當天神了,可是想要當天神,絕對不是在戰場上自殺就能達到的。

而且當了天神,為毛還要在靖國神社祭拜?

所以說小日本的模式,才是真正的封建迷信,而且加入了極端宗教的元素。而朱由校此時采取的模式,在這個時代不管是哪一個讀書人看來,都不算是騙人,而且一點都不極端。

動之以利、曉之以害。在忠祠的利益吸引,以及嚴酷軍法的驅使之下,這些京營士兵在絕境中自然視死如歸。

隻不過京營士兵並不會像二戰的小日本那樣,去搞自殺式進攻。因為如果活下來,也能享受到軍功的獎勵。所以到了戰場上,這些京營士兵也沒有太多其他的想法,能活下去最好,活不下去也沒什麼好怕的,多殺幾個就是了。

在京營當兵最大的好處就是不費腦子,平時吃穿不愁,不用為生計絞盡腦汁。上了戰場也有軍官拿主意,他們隻要聽指揮就好。

相比之下,那些曾經是明軍的漢奸士兵,腦子裏的想法就複雜了。對他們存在威懾的僅僅是建奴的督戰製度,然後用後退必死的下場,逼迫他們去戰場上求活路。可是戰場上也看不到活路的時候,這些漢奸部隊是不可能死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