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官法如爐(1 / 2)

初夏,天氣已經轉暖了,草木走向蔥榮。

朱由校的生活,依舊是自強不信。每天堅持習練武藝,並且開始頻繁的往講武堂和軍營跑。

講武堂的規模,已經擴充了好多倍。並且逐漸開始在朱由校的主持下,發展成為一個越來越正規的‘現代化’軍校。

講武堂正式分為‘步兵科’、‘騎兵科’、‘炮兵科’、‘工兵科’、‘偵查科’、‘後勤科’、‘技術科’這七個學科。

這天是講武堂‘進修班’結束的日子,朱由校又來到了皇城邊上的講武堂,親自給這些畢業的基層軍官頒發‘委任狀’。

在莊重的氣氛下,朱由校將一件件折疊整齊的軍官服,以及委任狀親自交到這些基層軍官手上。

“臣叩謝皇恩。”一個個基層軍官上前,對朱由校深深叩拜,然後恭恭敬敬的接過軍服。從這一刻起,他們不再是大頭兵了,而是擁有品級的武官。排長九品,連長八品,營長七品,團長六品,旅長五品,師長四品。

軍餉也隨著品級提高。

取得品級之後,他們就是職業軍官,一生食君俸祿。無需君主是否正義,此時此刻,他們就已經與朱由校具備了共同利益,成為了一個共同的利益集體。

但凡師長級別,都將獲得一部分皇家銀行的股份分紅,這個分紅並不是太多,但是一年下來也有上千銀元。如果皇家銀行及旗下控股公司、合資公司越賺錢,他們能拿到的分紅也將越多。

一個軍事利益集團就這樣被朱由校編織了出來。

這次講武堂開設的短期進修班,盡管時間不長,但卻是朱由校親自主持,這批畢業的軍官,都可以算是‘天子門生’。可喜的是,這些畢業的基層軍官,一個個都學會了看圖,具備文化的優勢就展現了出來。

朱由校對偵查科的製圖做了具體的規範,軍事地圖的繪製變得專業起來。這些專業地圖,是每一個各級軍官都要能看得懂的。

這批基層軍官算是正式上任了。

十萬邊軍的整編也正好完成了兩個月的新兵訓練,隊列什麼的都練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確定正式編製了。

各種統籌,顯然又開始了。

朱由校自然是全程參與的,然而可忙壞了孫傳庭。朱由校的全程參與,不意味著是全程做事。忙壞的,自然是下麵的。苦活累活,都是下麵幹了。

“四個重裝步兵師,五個常規步兵師,各級軍官已經確定了,請陛下過目。”孫傳庭將名單遞給了朱由校,朱由校仔細看了一遍,然後便通過了。

“愛卿辛苦了。”朱由校微笑的對孫傳庭說道,孫傳庭倒是任勞任怨,說道:“這是臣的本分。”

朱由校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但是領導最喜歡的,就是這樣肯做事,能做事的下屬啊!下屬是什麼樣的人,領導自然是看在眼裏的。

九個步兵師的編製終於是確定了下來,十萬邊軍經過一番分配之後,正式確定了他們的歸屬和兵種。

十萬邊軍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因為較高的待遇,以及持續的思想教育,忠誠性也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這次編練的九個步兵師,絕對是精銳之師。因為這十萬兵員的素質太高了,幾乎都是各邊鎮的精華。許多士兵都是虎背熊腰,力量驚人。

這九個步兵師,注定比之前京營的五個步兵師還要精銳。

素質極好的兵員,加上武裝到牙齒的裝備,以及最好的待遇、最嚴酷的軍法,而且作戰經驗也不是很缺。這些邊軍士兵,在此前就具備一定的軍事素質。他們走上戰場的時候,心理素質是絕對是過關的。

番號也定了下來,從06到14。

朱由校看著這些軍隊從無到有,被快速組織起來,心情在這一刻顯然是最為暢快的。

“媽蛋,老子現在終於有一支大軍了。”朱由校心情大好,如今手握十四個步兵師,不管明王朝再怎麼天災人禍,也能殺出一條血路出來。

他編練的這十四個步兵師,可不是那些烏合之眾。不像其他明軍那樣,武官養著一群家丁。或者說這十四個步兵師,都是朱由校的‘家丁’,杜絕了軍中挖國家牆角的家丁現象。

有這麼一支軍隊在手,朱由校可謂底氣十足了,終於不用再怎麼裝孫子了。

軍隊是采取暴力手段的底氣,更是支持改革的基石。改革就以為著對利益與格局的重新劃分,就會與當前的既得利益群體發生矛盾,從而就可能引發暴力衝突。現在朱由校還真不怕了,隻是出於穩定考慮,還不能胡亂挑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