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張石頭的可觀收入,同個皇莊的李留婢分到的土地就要差一截,隻有二十畝水澆地的小麥產量達到了2石,剩下十畝都是旱地,今年這十畝旱地隻收上來了8石麥子。不過李留婢還有十畝沙地,這十畝沙地上全種上了紅薯,而且不用交租子。
李留婢家裏有六口人,父母二人,還有兩個半大小子,48石麥子收上來,交了14.4石的佃租,剩下33.6石麥子,留下了8石麥子自家吃,剩下25.6石麥子則賣給了糧行,拿到了將近18塊銀元。
相比張石頭家收入的25元,還要少了7元350文。不過隻李留婢家中多了五畝沙地,這些沙地非常適合紅薯生長,紅薯產量有點瘋,就算是不怎麼澆水,也有二十石以上的產量。收入不會比張石頭家差多少。而且李留婢家裏人多,兩個半大小子已經能幹活了,讓李留婢輕鬆了很多。
正所謂人多好做事,人少好過年。但是李留婢今年顯然也很好過年,因為夏收就已經入賬了18元,還了10元錢給銀行,手上還剩8元。這8元錢,用到過年是夠了,還能給全家添置一件新衣服。另外夏收過後,接下來還有紅薯的收入。同時那些收完小麥的土地,還能全部種上玉米,這些玉米的收入。這些紅薯和玉米,都是不用交租子的。家裏還養了二十多隻雞,每天能下雞蛋,這些雞蛋吃不完還能賣了,年底也能賣掉一些雞。這麼算下來,到年底還能賺起碼10塊銀元。
這日子是越過越有奔頭,年底家裏攢個一些銀子,可以留著給兩個半大小子娶媳婦用。而且現在還住著大瓦房,吃穿不用愁。
至於銀行的貸款,農具、種子、耕牛差不多是十五元,今年已經還掉10元了,還剩下5元沒有還掉。另外還有大瓦房的貸款是50元,每年還個10元,五年後就能還清貸款了。
銀行的貸款一年實際上隻要還5元,分大約十多年還清。而且這些貸款還是無息的,不用怕被利滾利。但是這年頭的人還是比較實惠的,李留婢今年直接就還了10元。而同皇莊的張石頭,今年則直接還掉了20元,隻要三年多就可以還清貸款了。
相比之下,皇家農業公司投入的成本,在天啟二年直接收回了近半。因為水利的改善,以及農業生產技術的改良,讓皇家農業公司收上來的佃租出現了巨大的增長。
三千萬畝皇莊土地中,種植小麥的土地占到80%,達到2400萬畝,平均每畝征收佃租0.52石,一共征收了1248萬石麥子,以0.7元的價格賣掉,換算成兩,就是725萬兩,皇莊土地的開墾成本,是按照每畝0.5兩的規格進行建設的。
另外加上利息,以及後續的一些無息貸款的利息,收回成本隻需要3年時間。3年後皇家農業公司在北直隸的佃租就是純收入了,不過北直隸這些皇莊的土地產權,過些年頭肯定也是要交給那些農戶的。畢竟如果大明能向外擴張,每戶三十畝的土地會顯得越來越少,這個時候還收人家佃租,顯然不太合適。而讓這些農戶轉業,顯然也不太靠譜。人家安定在那裏生活了,轉業會讓很多家庭產生動蕩,動蕩就意味著損失。
相比之下金州地區采用雇工製的皇莊,才是皇室可以長期持有土地。
而當前這三成的佃租,實際上就相當於是農業稅。日後這種小規模,無法稱之為農場的自耕農,顯然都是要免除掉農業稅的。日後隻有那些農場級別的農業生產者,才要繳納農業稅。
當前朱由校在在北直隸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讓地主入股皇家農業公司,表麵上看上去是在瘋狂兼並土地,實際上卻是在進行‘生產資料再分配’,產權盡管歸屬皇家農業公司,但實際使用權卻是在農戶手上。
為了能確保農業生產,以及農業人口的穩定,兼並北直隸地主的土地,在朱由校看來是勢在必行的。
隻是自從土地入股皇家農業公司的方案出台後,響應該方案的地主寥寥無幾,倒是那些自耕農顯得非常積極。
盡管皇莊的佃租是三成,平日的徭役出工也不少。但是徭役更多的建設農戶自己能用到的東西,如各種水利設施,以及道路等等。皇莊的水利設施要求是旱澇保收,而且農戶受災、生病都有相關政策,保甲製也確保了農戶安全,以至於北直隸大部分自耕農都積極入股皇家農業公司。
最主要的是,入股之後,每年的租子還可以分配到他們頭上,盡管肯定沒有三成那麼高,但他們以土地入股後,相當於自己每年也僅需要交最多一成左右的佃租,這和投獻到那些舉人老爺、進士老爺名下還要好。
至於北直隸地主,隻有三百多人入股,入股土地隻有23萬畝。對於這些響應入股政策的地主,皇家農業公司還多給了一些股份。
如此的不給麵子,朱由校決定給這些地主放大招。
首先是在京城成立了‘皇家證券交易所’,同時將皇家農業公司在北直隸的土地,全部拆分出來,成立了‘北直隸農業公司’,而皇家農業公司,則保留雇工製經營的園地、草場,以及金州地區的農場。
經過拆分之後,‘北直隸農業公司’的股票,正式在皇家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同時還有十餘家民間企業,也在皇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五月底,內閣出台了《北直隸佃租管理法》,該法案規定,北直隸所有非上市交易公司擁有的農業土地,將土地租憑給佃農耕種時,每年佃租不得高於15%,一切已簽訂的租憑契約,一律按照該法案施行,任何超過15%的佃租,都將視之為違法行為,將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佃租水平的高低,和人口的多與少是有極大關係的。人口越少時,佃租越低,甚至可能隻是象征性的收取。而人口越多時,佃租就會越高。如南方一些產量比較高的水田,佃租有的甚至達到了喪心病狂的70%。
因為土地越多,佃農越多。佃租就算高,你不種總有人會種。
此時大明的人口就已經比較爆炸了,因此佃租居高不下。北直隸的佃租,通常都在40%。可是《北直隸佃租管理法》一出台,被官方強製性摁到了15%,這簡直就是在地主身上割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