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的北直隸,絕對可以說是社會最為‘動蕩’的一年,將近八千萬畝土地上的農民,有的秋收後將離開土地,進入城鎮成為工人。有的則將遷入皇莊之中,成為皇莊的佃農。
新的皇莊建設,已經不再是采取之前的模式。之前是有大批沒有生產活動的流民開墾土地,所以皇莊還未建好,就可以進行分配,然後對皇莊進行建設。
如今這八千萬畝土地上的農民,一個個都要等秋收之後才能進行安排。因此皇莊的建設,隻能雇工進行。
皇莊的建設,顯然並不怎麼妨礙農業生產。
丈量了土地,調查了土地情況,然後按照三千畝耕地,外加一百畝菜地,以及皇莊占地進行劃分皇莊。
此時每戶還增加了一畝菜地,用不完這麼多菜地,則可以用來種植果樹。
等於說皇莊中,糧油蛋肉、蔬菜、水果都能大部分自給自足了,日常生活中,隻有煤炭、鹽、酒、布、種子、農具、棉被,以及廚具、洗浴用品之類的東西需要購買。這些商品的購買,則靠輸出商品糧來獲得。
北直隸農業公司,成為一家專門生產商品糧的公司。
每戶三十畝的土地,實際上還不能太完全的釋放一個勞動力的產值,但如果采取精耕細作一些的方式,還是可以的,輸出商品糧的效率也比較高。
皇莊選址確定之後,則直接由工人將大瓦房蓋好,佃農落戶皇莊後,將承擔這些瓦房的貸款。如果不想的話,可以成為工人。
這一年夏收因為皇莊有完善的水利設施,以及充分的農業技術指導,使得皇莊農戶獲得了大豐收,家家戶戶的收入都有了巨大的提高,這讓皇莊外的農民都看在眼裏,因此大部分佃農都願意到皇莊當佃戶。
至於他們原本的房子,大部分佃農都不富裕,自然沒有皇莊中那些寬敞舒適的大瓦房好,到了皇莊就住進大瓦房,這種好事哪裏找。盡管要償還貸款,但皇莊中的收入是有保障的,碰上天災、傷病甚至可以免除貸款,保障措施非常好。
實際上最吸引那些佃農的,還是保障措施,以及無息貸款。給那些地主種地的佃農,很多都欠了一屁股債,利滾利之下,有些甚至把下輩子都欠進去了。進入皇莊,誰還認這玩意。以至於那些地主拿這些欠債佃農也沒辦法了。老子泥腿子就是沒錢,還能殺了老子不成?等皇帝把他們分配到皇莊,那些欠款上皇莊要去。那些地主真敢上皇莊要債,顯得得被打得滿地找牙,皇莊可是保甲製,莊子裏每個戶主都是民兵。
當普通農民的,有的時候碰上不好的年景,吃了上頓沒下頓,哪裏有人管,隻能向地主借糧。如果地主不借,囤貨居奇的話,那就是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的節奏。進了皇莊,就算是傷病,家裏失去勞動力,起碼皇帝都會給他們口飯吃,該免的租子免了。
隻要成了皇莊的人,肯幹活就吃穿不愁。
這對這個時代的農民來說,吃飽肚子,有個大瓦房住,就是最大的夢想了。進入皇莊就一步到位,如何沒有吸引力?
因此在得知可以進入皇莊當佃農後,那些佃農,甚至是自耕農都是興高采烈的,絲毫沒有因為要搬家而不滿。
頓時在北直隸,一座座皇莊拔地而起。在大量工人的施工下,這些規格相同的皇莊,被迅速建設了起來,秋收之後大部分都能住進去了。
工人也是現成的,大量就近招供,每一個皇莊周圍,都有大量農民,農閑時都可以去上工,每天工錢20文。
皇莊建設成本,是銀行貸款出資。皇莊房屋分配後,再落實到每一戶農民頭上。
大量的建設活動,又是大肆撒錢。
在建皇莊1.6萬個,每個皇莊的建設成本,主要是那些瓦房,一個皇莊的瓦房造價就達到5000元,1.6萬個皇莊加在一起,成本投入就是8000萬元,而接下來修繕水利,則將采用徭役製度,但也要大量磚石等材料,同時還需要水車、鑽井,這部分的花費,這將分成兩部分攤到北直隸農業公司和其他農業公司頭上。有關大河流的水利工程花費,直接攤到各個農業公司,按照畝數平均攤派。而皇莊範圍內的溝渠、水塘、水車、打井則由北直隸農業公司承擔,也是向銀行貸款。
總體搞下來,1.6萬個皇莊,撒到市場上的資金,高達9000萬元左右。
皇家銀行放出9000萬貸款還是很輕鬆的,因為100元錢,如果在高度發達的資本社會中,可以貸出將近上萬元。因為100塊錢貸款出去,人們產生經濟活動後,錢又會存回來。可能會收回95元,然後95元又貸出去,有收回90元……如此不斷貸下去,100塊錢實際上可以輕鬆貸出幾千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