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兩銀子,讓蒙古人一起守衛廣寧。當然第二年價格提升到了4萬兩白銀。說白了這實際上並不算是一種太緊密的盟友關係,而是少數民族比較常見的雇傭兵製度。
但蒙古人的窮,則是確確實實的。
大明的生產力和蒙古人的生產力一比較,雙方一旦展開貿易,蒙古人的貴金屬自然流失得很快,特別是這些蒙古貴族們需要享受。蒙古人能出產的皮貨、羊毛這些東西,又不懂深加工,當然他們懂得一點加工技術,但太過落後,做出來的東西偏向於實用,樣子不好看,賣到大明也沒人要。
所以蒙古人賣的是原材料,也隻能換點茶葉。
唯一值錢的就是戰馬了,但賣給明王朝官方不值錢,賣給晉商,實際上也隻是稍稍值錢一些。
晉商是深入蒙古草原進行貿易,人家要承擔風險的好不,還要賄賂便邊關士兵什麼的。人家沒有足夠的利潤,自然不會這麼搞。要有足夠的利潤,馬匹的價格自然也高不到哪裏去。
隻要有更多的銀子,就能購買更多的奢侈品。對於蒙古這種貴族掌控大量資源的社會結構來說,蒙古貴族們感覺活著的重大意義就是享受。但是蒙古人注定生產不出很多奢侈品,但他們又要享受,再多的錢自然也經不住這麼花。
對於林丹汗這樣的蒙古大汗來說,倒還不是特別缺錢,但是手下的那些部落,有的就很窮了,有的甚至窮得叮當響。
但就算是林丹汗,擁有的財寶也是有限的,夠自己花,但想要籠絡其他蒙古部落,卻是差了那麼點經濟實力。
林丹汗之所以選擇和明王朝合作,或者說是受其雇傭,主要是因為林丹汗繼承大位之後,初期也發動了幾次對關內的掠奪活動,但收效甚微,沒有搶到什麼東西。明王朝那遍地都是的高大城牆,以及城牆上的火炮,簡直讓林丹汗再也沒有半點南下掠奪的辦法了,盡管腦子裏也很想南下掠奪。
為了生活嘛!為了過上好日子嘛!接受明王朝的雇傭賺點銀子,這也是很正常的。結果就因為這樣,和野豬皮交惡了。野豬皮對林丹汗發話,快臣服老子,老子帶你一起攻打明國。
林丹汗:老子麾下四十萬蒙古勇士,你他娘的才三萬女真嘍囉,也敢大言不慚!
深感沒麵子的林丹汗,就和野豬皮杠上了。人活一口氣嘛!林丹汗要讓野豬皮看看,誰才是大佬。
所以林丹汗在被建奴擊敗之前,都還算是大明的盟友,隻不過出力的時候,並不是太過積極,日子還是要繼續過的,隻看明國給了多少銀子。
但是不久前發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孫承宗把廣寧的蒙古部落驅逐了。每年四萬兩的雇傭金也沒有了,這讓林丹汗甚是火大。
此番大明使者來到蒙古,林丹汗便進行了一番責問,對使者說道:“你們明國為什麼要驅逐我們在廣寧的部落?這是想和我們蒙古為敵嗎?”
“蒙古大汗稍安勿躁,我們大明從來沒有想過要和大汗為敵,不過那幾個蒙古部落在廣寧騷擾劫掠我大明百信,我們總是不能坐視不管的。而且我們也想問問大汗,為什麼在年初入寇我大明延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