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七拚八湊的,終於是整出了二十萬大軍。加上孫承宗在遼東也整編了十二萬大軍,以及毛文龍的東江鎮的三萬官軍編製,加在一起,朱由校可以用於對付野豬皮的軍隊達到了三十五萬。
隻不過這三十五萬大軍,一時半會是不可能全部投入遼東戰場的,征兵工作都還沒有完成呢!起碼得訓練過一年。
一年得時間還是保守估計,畢竟此時朱由校手上沒有那麼多的基層軍官。所以必須由皇家軍校培養出足夠的基層軍官之後,才能算是一支比較有戰鬥力的軍隊。否則就算是有精良的裝備,以及士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缺乏足夠的戰場指揮也隻能算是烏合之眾罷了。
朱由校的大肆擴軍,顯然給北直隸的經濟又添了一把火。畢竟朱由校組建的這些軍隊,與之前的明軍是不同的。
此前明軍的軍事裝備都比較一般,成本比較低。另外士兵的待遇也沒有這麼好,不僅對軍用物資有更大的需求,而且士兵每個月還能拿到一筆足以養活一家人的軍餉。
軍事物資的訂單,以及士兵的軍餉,都能帶動就業。
中國過去的觀念是戰爭會勞民傷財,但是此時對於大明來說,卻不完全是這樣的。因為人口的增加,畢竟太多人沒事幹了。能有足夠的就業崗位,自然能夠拉動經濟。
最主要的區別還是在於,此時朝廷組建軍隊,什麼事情都花錢,並非像此前那樣,規定誰誰誰一定要參與到戰爭活動當中,並且還不給錢。
天啟二年的北直隸經濟,可謂是繁盛無比。大量的農業基礎建設活動,以及公路等方麵的基建活動,以及軍事上的擴充,讓經濟呈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
北直隸的商人幾乎全部都樂開花了,特別是那些抱上大腿的合資商人,因為與皇家資本合股,得到了不少市場特權,在天啟二年迅速占領北直隸的民用商品市場。
不過皇家資本對北直隸依舊沒有完全消化,畢竟皇家資本剛成立兩年時間,此時雖然一口吞下了北直隸,但差點就消化不良了,此時還在消化之中,暫時是沒有向外擴張的資本需求。
這天朱由校對楊國瑞問道:“我們皇家資本還要多久才能將北直隸市場徹底消化?”
“預計還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我們皇家資本才能徹底消化掉北直隸市場。目前北直隸的各種產業還剛起步,基礎設施也還沒有建設完,各種礦產等資源還沒有徹底開發出來。如果有足夠多的資本支撐,三年之內就可以大致上消化掉北直隸市場,到時候就能整合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從而投入到外部擴張當中了。”楊國瑞對朱由校回答道。
“三年!”朱由校心下一對比,正好練兵也需要一兩年,再和建奴打個一兩年,時間正好也差不多。
一時間,朱由校也不著急馬上就要消滅建奴,等皇家資本將北直隸市場消化掉,到時候遼東無疑是最好的擴張方向。
正好練兵還要起碼一年的時間,與資本的擴張比較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