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毒打荷蘭殖民者(1 / 2)

澎湖,此時已經被荷蘭人攻占,荷蘭人開始在風櫃尾築城。荷蘭人用火槍,逼迫著大批島上的中國百姓,在這裏挖掘土石。

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的分部,命令他們不要把城建得很大,以免對公司財務造成太大得影響。因此對於這座城堡的磚石、石灰等材料的供應非常消極。因此大部分建材都是就地取材,通過挖掘現場土石堆成,再用草皮黏固。雖然有些部分是敲鑿山上的岩石而成,但整體結構仍相當脆弱;加上澎湖多風雨,城牆經常倒塌,不斷填土、用木板固定,仍然無濟於事。這座位於風櫃尾的“紅毛城”可以說相當簡陋。

福建巡撫商周祚聽聞荷蘭人占據澎湖,立即要求荷蘭人先退出澎湖,再談通商的事情。

不過帶隊的荷蘭人‘雷爾生’卻是堅持占據澎湖。

原本商周祚的意思是,讓荷蘭人退往台灣大員,再談貿易的事情。不過商周祚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京城就來了聖旨。天子在聖旨中要求他,立即在沿海戒嚴,禁止讓荷蘭人獲得任何補給。同時要求商周祚配合準備登萊水師的補給。

“登萊水師?想不到聖上竟然插手此事。而且還把登萊水師給派來了,看來對付這些紅毛是問題不大了。”巡撫衙門內,商周祚接了聖旨之後,知道這事情沒他什麼事了,接下來去準備登萊水師的補給品就行了。

登萊水師自從打敗了建奴水師後,倒是名聲在外。

天啟二年十月二十三,登萊水師自北南下,來到了福州馬尾港,兵力達到三千,戰船兩百餘艘。

隨即登萊水師向荷蘭人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荷蘭人在五天之內,全體撤出澎湖。

澎湖島上,荷蘭艦隊司令官雷爾生接到這個最後通牒之後,輕蔑的笑了起來,打發走了使者後,完全不為所動。

“他們既然要進攻我們,那就讓他們來吧!希望李的建議會有用。”雷爾生毫不在意的說道。副官說道:“李是明國人,他最明白他們國家的環境。隻要我們能給他們的地方政府帶來足夠的麻煩,他們會讓步與我們通商的。”

顯然荷蘭人占據澎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為的隻是通商。然而這樣的主意,是誰給荷蘭人出的呢?自然就是此時壟斷中國和日本海洋貿易的大海盜李旦了。

李旦在日本貿易的時候,同樣與荷蘭人建立了貿易關係。

荷蘭人要和大明貿易,但是官府卻是不讓。李旦就給荷蘭人出了個主意,那就是給地方政府造成麻煩。隻要事情鬧得足夠大,以官府一切求穩的尿性,最後肯定會選擇息事寧人。

澎湖在地理位置上是不錯,很合適用來控製台灣海峽。不過澎湖沒有天然良港,這裏風大得很,並不合適大型商船得貨物裝卸、轉運。所以一開始,巴達維亞才會要求雷爾生不要把城建得太大,免得浪費錢。

隻不過雷爾生不知道,這次他們玩大發了。正在關注著澎湖局勢的打海盜李旦,同樣也不知道,這次他要玩脫了。

孫義國帶著登萊水師三千多名官兵來到福州後,補充了物資之後隻稍作休整了兩日,然後便揚帆出航,直奔澎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