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慘敗的鑲白旗(1 / 2)

天啟三年四月,金州明軍經過充足的準備後,向複州發動了進攻。

複州位於後世的瓦房店市境內,離金州關很近。這裏是建奴防備金州明軍最近的一個城池,在城內駐紮著600左右的兵力。

建奴此時的尷尬之處就在於此,地盤大了,牽扯卻也多了。又不想把複州丟給明軍,可是駐紮在複州的兵力很勉強也就隻有600。

要知道鎮江等地,還有上萬的兵力。

兩個牛錄鎮守的複州,這次成了明軍反攻的首選開刀對象。

城內的兩個牛錄建奴,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意誌,就已經被明軍的聲勢給嚇得魂飛魄散。

隻是這兩個牛錄想要跑路的時候,城外卻出現了明軍騎兵,六千多騎兵輕鬆把兩個牛錄的建奴逼回了城內。

沒過多久,明軍步兵就來了。

幾個步兵師把複州城包圍得水泄不通,然後把火炮往城外一架,對複州城發動了攻城。

這次金洲鎮出動了戰略炮兵團,10斤炮一字擺開,對複州城的城牆炮轟了將近一個小時之後,城牆被輕鬆轟塌了一大截。

隨後明軍從坍塌的缺口,輕鬆殺入了複州城。城內的建奴已經在炮兵的打擊下,已經士氣狂降。麵對如同潮水一般湧進城內的明軍,建奴更是徹底失去了戰鬥的意誌。十幾萬大軍,欺負六百人,僅僅是兵力上的差距就讓建奴絕望到極點。

但絕望也無濟於事,城內的六百建奴士兵,很快就被明軍一番砍瓜切菜,成功殲滅在了複州城。

金洲鎮十二萬明軍的夏季攻勢,簡直就像是秋風掃落葉一般,攻克了複州城之後,又迅速向北發動進攻。

永寧、蓋州、耀州,建奴一觸即潰,明軍連克三城,眼看就要打到海州的時候,建奴的主力終於是出現了。

這次建奴出動了八萬多的兵力,建奴主力一出動,明軍頓時一改平推的戰術,開始收縮兵力,免得被逐個擊破,並和建奴在耀州城外形成對峙局麵。

因為耀州附近都是平原地帶,所以建奴也無法對明軍發動突然襲擊。這個時候明軍在遭遇建奴主力的時候,有的是時間展開陣型。

野豬皮對於來勢洶洶的明軍,顯然深感忌憚,不敢貿然發動進攻。而是開始利用他們的機動性優勢,試圖繞到明軍後方,切斷明軍的物資補給。

隻不過這個想法很快就破滅了,拿下了複州、永寧、蓋州、耀州的明軍,依托這些城池的保護,後勤補給可以儲存在這些城池之中。

野豬皮剛派鑲白旗繞到明軍後方,明軍突然就開始向後壓縮鑲白旗的活動空間,十幾萬明軍頓時變成一張大網,向鑲白旗圍了過去。

鑲白旗根本沒有反應過來,明軍就已經從四麵八方包圍了過去。這個時候鑲白旗如果繼續向南跑,那麼會跑到金州去。向西則是大海,向北則是明軍主力所在方向。唯一能夠突圍的方向,就是東麵的群山。

反應過來的鑲白旗,連忙向東突圍。結果杜度帶領鑲白旗向東突圍的時候,遭遇了金洲鎮的騰驤騎兵軍第015師的的截擊。015師以五千的兵力,攔截建奴鑲白旗的上萬兵力。

戰鬥在平原上一觸即發,杜度發現明軍騎兵隻有五千,還以為是肥肉送到嘴邊,毫不猶疑的下令衝鋒。

建奴一般麵對明軍陣型嚴密的步兵,也會下馬步戰,用騎兵衝擊步兵是很弱智的選擇。但是建奴同樣也懂得馬上作戰,建奴士兵同樣也是騎兵。隻不過建奴的騎兵,並不是那麼專業,相比蒙古人的騎射,建奴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隻不過因為建奴在遼東攻占了沈陽、遼陽等地,獲得了大批的工匠,從而在軍事裝備上建立了優勢,這才讓建奴在曆史上擊敗了蒙古,又用分化瓦解的方式,將蒙古拉進了這個強盜團夥。並且通過搶劫明王朝的方式,將他們與蒙古人的矛盾引向外部罷了。

當然,這些建奴騎兵盡管在騎射方麵不如蒙古人,但是也差距不是太懸殊。特別是建奴這個強盜團夥崛起的時間也有些年了,實戰經驗遠比蒙古人要豐富。但是建奴的騎兵作戰,畢竟是傳統的模式。

發動衝鋒之後,鑲白旗的陣型就開始變得散亂起來。盡管沒有散亂得太離譜,依舊保持在一定範圍之內,可是騎兵隻見的間隙卻是不小。

對麵的015師同樣也開始小跑、加速,而後衝鋒。

可是相比鑲白旗的散亂,015師的陣型卻是保持得十分不錯,整齊的如同一個飛行的騎兵牆。

隻不過衝鋒的速度,卻不是那麼快。因為015師有新兵,衝得太快陣型會亂。不過騎兵之間的正麵戰鬥,衝鋒速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終於雙方撞在了一起,隻不過撞在一起之前,雙方的戰馬都減速了,戰馬不可能傻乎乎的製造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