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穩定西南(1 / 3)

秦良玉在貴州與叛亂土司部落作戰,近兩個月取得了豐厚的戰果,殲滅了各部土司兵馬五萬餘人,同時還擒獲了不少叛亂土官。

之所以評判進展得如此順利,主要是秦良玉在評判過程中拉攏了一批土官,提前得到了安邦彥試圖反撲的消息。於是秦良玉將計就計,給安邦彥來了一次伏擊戰,然後就是砍瓜切菜一般的殲滅了五萬兵馬。

這些土司兵在如今的石柱白杆兵麵前,顯然是弱爆了。僅僅是裝備上,就產生了巨大的碾壓,更別說訓練和紀律了。

不過這次大定府大捷中,卻還是讓安邦彥給跑了。

叛亂是基本平定了,不過顯然離徹底平定還有點距離。安邦彥沒死,各部土司所部還未投降,依舊還有反撲的可能。

但是這次大捷,卻是讓西南地區的局勢暫時安定了下來。

“秦愛卿真乃大明棟梁之才,起駕去武英殿,召開統帥部會議。”朱由校高興的說道。

“是,陛下。”

楊光連忙前去備駕,當朱由校來到武英殿的時候,統帥部各參謀也都到了。自從孫傳庭被調到遼東之後,統帥部參謀長一職依舊是孫傳庭擔任,不過盧象升已經被朱由校給提拔成副參謀長了。

又是一個坐火箭上去的,不過新成立的統帥部其中既有武官編製,也有文官編製。其中文官品級比較低,和內閣一樣,統帥部參謀長在文官集團中的品級隻有正五品。副參謀長隻有從五品。

不過這個部門,越來越像是內閣的翻版。隻不過內閣處理政務,而統帥部則處理軍務。

盧象升的軍事才幹卻是讓人挑不出毛病,在統帥部待了大半年之後,對工作流程以及各種軍事戰略都已經非常熟悉。

“陛下,這次秦總兵再次奏捷,朝廷應當予以賞賜。”盧象升對朱由校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可要怎麼賞呢?

“這樣吧!晉升秦良玉為上將軍銜,封定西伯,賞賜土地一萬畝,黃金五百兩……”朱由校想了半天之後做出了決定。

“皇上三思,這賞賜是不是太過豐厚了?”盧象升有些吃驚,朱由校搖頭道:“就按照這個規格賞吧!”

“臣遵旨。”盧象升隻能領旨,他雖然不太清楚為什麼要賞賜得這麼豐厚,不過皇帝向來賢明,自然是有深意的。

朱由校這麼賞賜秦良玉自然是有用意,一來秦良玉年紀也大了,日後就算是能再建功立業,也不可能出現賞無可賞的尷尬局麵。畢竟伯爵上麵還有侯爵、公爵兩個階梯。再則上將之上還有一級上將。

至於錢財賞賜多少都無所謂,而賞賜出去的土地,則是從以股票的方式進行賞賜,並不是從老百姓手上搶一塊土地來賞賜給秦良玉。

朱由校現在手上不缺錢,也有大片的土地產權。

軍銜、爵位、財富。隻要能為朝廷立功,賞賜的時候大可不必吝嗇。

至於擁兵自重的問題,秦良玉畢竟是馬家的媳婦,馬家是漢代伏波將軍的後裔,這樣的忠良之後倒也不用太過防備。

再有一個就是曆史證明,秦良玉對大明也是忠心耿耿,朱由校自然不會去多加揣測和防備。

中國曆史上也就是明代才出了這麼一個女將,也算是一代佳話。

重賞秦良玉也能給新軍將領釋放出一個信號,隻要能建功立業,就能封爵拜將。

“現在貴州叛亂土司兵力損失慘重,隻能躲在山裏苟延殘喘,之前製定的作戰計劃顯然不適用了。統帥部接下來製定一個新的作戰計劃出來,爭取盡快平定叛亂。”朱由校對眾人說道。

“臣以為,不必等兩個師的新軍編練完成再對土司進行進剿,以石柱土司兵的戰力,主動進剿應當問題不大。不過重點在於,如何將平定的地區穩定下來,不讓那些土族降而複叛才是關鍵。”盧象升對朱由校建議道:“朝廷應當在前方一旦剿定,立即劃分州縣進行管理,在叛亂區域全麵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卻是關鍵所在,立即派人去內閣找人過來商議此事。”朱由校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