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罐頭廠(1 / 3)

京城內,在寒冬來臨之際,卻是謠言四起。

因為這一年冬天,北直隸竟然沒有下雪。正所謂瑞雪兆豐年,冬季沒有下雪就意味著來年開春地裏沒有足夠的雪水澆灌,農業生產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有人說,這是皇帝大肆打壓東林,導致天氣反常。也有人說,這是天下大亂的征兆。

一種看不見的恐慌情緒,在這些謠言喧囂塵上之時讓人們揮之不去。就連作為皇帝的朱由校,同樣也感覺到了一絲焦慮。

要說天下大亂沒有征兆,那是扯淡的。這兩年大明到處都是地震和反常氣候,對於一個農業文明來說,影響無疑是最大的。當人們因為這些天災而吃不飽飯的時候,又有人趁機製造人禍,那麼天下大亂自然不可避免了。

不過太醫院的禦醫卻是給朱由校報了一個喜訊,皇後已經成功懷孕了。這個消息讓朱由校高興了許久,來到這個時代,自己也算是成家立業了,不就得將來連子女都有了。

為了避免曆史上的悲劇,朱由校又在紫禁城裏裏外外把製度和管理又反複的整頓了一遍。

禦膳房顯然是重中之重,當然皇後的坤寧宮裏也有廚房和廚師,不過懷孕期間皇後的夥食都將由禦膳房全部負責。

禁衛森嚴的紫禁城內,禦膳房是最為嚴格的地方,同樣也是待遇最好的地方。朱由校製定了各種保險措施,將人為下毒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皇帝看似至高無上,實際上也都是人。本質上並不能超然於人道之上,自然也會被人弄死。

弑君是不對的?

顯然不是誰都這麼認為,所以永遠也不要以為自己是皇帝,就覺得可以為所欲為,並且天下無敵了。

來到這個時代的朱由校,可謂是步步小心。不過這也讓他非常健康的活到了現在,由於每天都堅持習武鍛煉,並且心境還算平和,也沒有縱情酒色,加上十分年輕,所以身體十分強壯,精力也無不旺盛。

皇後懷孕對於朝堂之上那些想要把朱由校弄死的野心家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東林黨的野心家都清楚,皇帝一天不死,他們就一天沒有翻身之日。但是弄死了皇帝,還有一個年幼的皇子,必然還是皇後說的算。

要是換做一個無知婦人,倒也無所謂了。可是當今皇後顯然不是什麼無知婦人,很多政務實際上都是皇後帶著後宮兩位皇妃一起處理。在處理政務上已經越來越輕車熟駕, 內閣大部分政務都是後宮批的。隻有那些真正的大事,才送到皇帝手上做主。

所以那些想要通過謀害皇帝而重新翻身的東林黨勢力,皇後顯然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畢竟他們是文官集團,不可能發動武裝政變。那麼政變過程中,一切表麵上看去都要合法才行。

皇帝死了,皇後一旦生了個太子出來,而太子又年幼,那麼皇後必然成為名正言順的監護人。

所以張嫣肚子裏的孩子一旦成功出世,東林黨那些野心家想要翻身的希望就幾乎破滅了。

張嫣肚子裏的孩子,也存在穩定政權的重大意義,因此朱由校將宮內管理再度加強。為了防止宮內人員被收買,朱由校再度提高了太監宮女的待遇,與此同時也加強監管和懲處措施。

一味的增加待遇,而不加強監管,那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反而會讓那些太監宮女驕奢起來,甚至可能騎到主子頭上。畢竟萬事萬物從來都是物極必反,提升了待遇自然也要加強監管和懲處力度。

宮內各個部門經過不斷的人事調整之後,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起來。資源分配變得更加公平,太監宮女平日裏就算是處於最底層的崗位,也不用為衣食發愁。生老病死各種福利都一條龍由皇家全部包圓了。

足則讓、不足則爭。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讓宮內的太監宮女們在日常中的衝突也少了很多,也讓這些太監宮女不那麼容易被宮外勢力所收買。

同時朱由校在宮內的改革措施,也讓太監宮女們有了很大的安全感。如今宮內的太監宮女犯了錯,全部都是交給宮內的糾察小組審理。而且到底有沒有犯錯,也不是宮中的那些貴人說的算。

這也避免了宮內的貴人不能依照自己的喜怒對太監宮女生殺予奪,生死不再是主子說的算,而是皇帝製定的規矩。當然宮內曆代賓妃畢竟是貴人,安排在她們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如果讓她們不滿意,也是有處理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