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皇權號下水(1 / 2)

除了大量的現金,還查抄了大量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慢慢變現。基本上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一部分資產進行拍賣,避免一次性拍賣的資產過多而賣不上價錢。

皇家財團和其他民間商人在這些資產的競爭上都是一樣的,隻不過皇家財團如果對某個優良資產誌在必得的話,並不需要太在意價格,因為錢都是左手換右手罷了,不過程序還是要走的。

這些資產的價值,起碼在八千萬元以上。

此次抄家朱由校直接搞到了上億的財政收入,如何能讓朱由校不興奮。

突然有了大筆的資金,很多東西都可以開始搞了。朱由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一個林業局,同時撥款500萬元,開始在北方各省進行植樹造林。

明末既有天災,也有人禍。而北方之所以災害有時候難以遏製,就是因為環境被大肆破壞。大量的山頭被砍光了之後也沒有人植樹,導致水土涵養能力變得很差,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頭。

所以在北方各省,恢複植被也是一個減弱災害,加強抗災能力的可行辦法。另外植樹造林可以提供一些社會就業,讓普通老百姓能有更多的工作崗位,也是不錯的開支項目。

同時義務教育也被納入了計劃,皇家師範學院再次擴大進修班規模,培養更多的蒙學教師。

進修班主要就是給那些蒙學教師學習拚音、阿拉伯數字,以及簡單的數學。不過義務教育要推廣全國,估計還得有些年頭,就是北直隸地區要實行義務教育也要三五年時間才行。

接著朱由校又在水利治理上投入了兩千萬元的開支,開始對北方各省的水利設施進行修繕。

這些事情將由內閣施行,不過工程建設將由皇家基建公司承接,避免被地方官府貪汙工程款項,從而製造出豆腐渣工程。這些中央製定的水利工程,都將采取雇工製,而非是徭役製,青壯每天工錢三十文。

這兩千萬元的水利投入,可以將山東、河南、陝西、山西這四省的主要河流流域的水利修繕一遍。而且可以增加大量就業,並且增加一定的商品市場規模,也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剩下的一千一百萬元預算,朱由校和內閣商議過後投入到了公路建設當中。很快內閣就拿出了一個公路建設招標方案。

這個方案將北方各省都涵括了進去,將建成以北直隸為中心,向山東、山西、陝西、河南、遼東連通的公路網。其中主幹道由朝廷投入資金修建,支線則由民間資本投入資金進行招標建設。

這些公路建成後,朝廷無論是在賑災還是鎮壓叛亂上,都將擁有更快的速度和效率。同時能夠使得北直隸的商品暢銷北方各省,更方便的運到銷售地點。

所以公路的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朝廷投入資金,皇家資本也將成為北方公路建設的主力,外加上民間投資。

“預計未來五年之內,就可以使得北方各省形成一個完善的公路網,重型馬車可以產通無阻。預計每年投入資金兩千萬元左右,就可以達成這一目標。”沈潅將方案對皇帝進行了彙報,“除了頭年朝廷的資金投入外,接下來的資金都將用民間資金進行投入。”

“就按照這個計劃施行吧!”朱由校點頭同意了這個方案,要想富先修路嘛!有了交通才有經濟發展的機會。

北直隸的公路網絡倒是已經快要完善了,而此時北直隸的商品有強烈的外部市場需求,必然把路修過去才行。

“陛下,臣以為,是時候可以對各省進行增稅了。朝廷可以在各個水陸交通繁忙的地區設置關卡,對往來商旅征收過路費,不過必須是皇家來做才行。”沈潅對朱由校建議道。

“此事波及太大,還需謹慎行事,再緩緩吧!”朱由校有些猶豫,最終還是沒有下決定。

在各省征收商品過往的過路費,也就是變相的關稅。到時候直接就把大明現有的經濟格局給分割了,很容易造成江南大批百姓失業。

朱由校要穩定北方,同樣也要穩定南方。

南方各省對明王朝的好處就在於其足夠穩定,抗災能力比較強,就算發生民變和叛亂和無法動搖明王朝的統治。但南方的的穩定是建立在一定的商業基礎上的,此時北直隸的商品經濟發展已經對南方經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從不久前的礦工騷亂就能看出這一問題。

如果現在大肆在南方各省征收過路費,一旦造成失業,那問題可就嚴重了。畢竟生活在城市中的工人階級一旦吃不飽肚子就要鬧事,到時候朝廷不可能把南方各省那些鬧事工人都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