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五年的北直隸,變化絕對是驚人的。經過幾年下來持續的建設,北直隸的水利設施已經變得及其完善。
同時北直隸的各城鎮的基礎設施也有所改善,不論城市排水,還是公共衛生,或是平民居住設施,都在朝廷的撥款建設下,以驚人的速度完善了起來。
更為巨大的變化,則是大量產業的興起。鋼鐵無疑還是經濟的支柱,鋼鐵產業延伸出來的鋼鐵製造業和機械製造更是有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北直隸的重工業已經完全崛起了,以至於天啟五年大明其他省份的鋼鐵冶煉和鋼鐵製造業進一步的萎縮。
大量的廉價鋼鐵,大大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生產力。
在輕工業方麵北直隸同樣也發展得不錯,特別是紡織業,在新政地區的貿易壁壘保護下,紡織業規模越來越大。
如今的北直隸,天啟五年已經擁有了將近兩千萬的人口,外加東北地區和台灣、呂宋地區的人口,北直隸紡織業的的‘內部市場’,擁有將近三千萬的人口。
與此同時,蒙古、陝西、山西、山東、河南等地也是北直隸紡織業的優勢市場,鬆江府的紡織業在成本上已經不比北直隸紡織業更有成本優勢了。
特別是機械製造廠研製出了第一款水利紡織機械後,各種紡織機械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之所以有這麼快速的發明能力,主要還是官方的全免鼓勵,同時皇家科技學院的規模持續擴大。
機械研究方麵已經培養出了第一批具備理科知識的人才,這些人才在官方經費的支持下,對農用機械和紡織機械上投入了不少精力進行研究。
不過蒸汽機才是機械研究方麵最重要的項目,研究速度也是喜人的,各種裝置都在持續的完善。蒸汽機性能正在不斷的提升之中,也許用不了幾年就能研製出真正意義上可以進行大規模應用的蒸汽機了。
北直隸的輕工業因為有了貿易壁壘的保護,發展起來的不僅僅是紡織業,其他的輕工業領域也都有所發展。
除了內部市場的支撐,北方市場同樣也是重要的支撐。很多產品甚至是打入了南方市場,同時海外市場的份額也變得越來越大。
北直隸兩千萬人口,如今就業率非常良好。同時北直隸的糧食供應穩定,更是有大量的漁產開始鎮東省運回本土,提供了廉價的蛋白質食品。紅薯、土豆和玉米的種植,在糧食方麵也有了很大的補充。
百姓因為就業環境良好,民生有了明顯的改善。加上朝廷這幾年不斷的整頓吏治,以及完善社會保障措施,讓北直隸已經很久沒有發生什麼餓死人的現象了。如今北直隸基本上不可能出現餓死人的現象,沒飯吃可以去民政局嘛!民政局總是少不了一口飯的。
在經濟和民生得到發展的同時,社會風氣也隨著天啟五年的嚴打,以及民勳製度的出台,成功的將不良風氣打壓了下去。
同時省、府法院的成立,並且開始審查冤案錯案,公安局成立後對各地治安的維護,以及鄉鎮行政體係的構建,也大大增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掌控能力。
那些權貴能公然欺壓百姓的機會越來越少了,這讓北直隸的百姓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大治。
朱由校在年底看著各項報告,可謂是喜上眉梢。
“今年北直隸的各項商業稅收和個人所得稅加在一起,達到了4300萬元,另外各省鹽稅加在一起,也有1500萬元的財政收入,鑄幣稅下降比較大,今年隻有1800萬元的收入,其中500多萬是銅錢鑄造所得。海關方麵稅收達到了1200萬元,各省農業稅增長到了3100萬元,其中隻有北直隸和遼東地區的農業稅有所增長,而其他省份的農業稅還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