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農業稅改革(1 / 2)

隨著漢皇黨全麵占據朝堂,改革這兩個字眼已經成為了如今朝堂之上的主旋律,沒有誰能夠阻礙接下來的改革。

就改革進度上,朱由校和沈潅已經有了具體的章程。

“先北後南,先東後西、循序漸進”就是這場改革的總綱,因為從改革所需要具備的‘行政、資本、道路、糧食’四大要素來考慮,北方行政改革更加容易,資本也位於北方,北方百姓的抗災能力也相對較弱,所以是北方先改革。

東部相比西部,又有交通上的優勢,畢竟是靠近沿海,可以通過海運的方式大幅度的降低運輸成本,使得商品糧可以輸入,商品可以輸出。

根據這個總綱,山東就成為了下一個將要被納入新政區域的省份。

“國有財團在山東這些年也有較大的發展,其中以礦業、農業、道路上的投資較大,要在山東改革的話,還是比較容易的。隻不過山東地區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孔氏家族手中持有的土地過多,如果用新政來約束孔氏家族,說不定會鬧出點事情來。”沈潅對朱由校說道。

“孔氏家族世代而祿,自當思報君恩。若是不願支持朝廷,那便留之無用,朝廷自可另立孔氏傳人。”朱由校已經做好了壯士斷腕的準備, 孔氏家族不同意新政也要同意新政,那就從孔氏家族中選個什麼旁係子弟出來繼續充當招牌的作用。

“陛下三思。”沈潅有些猶豫,身為讀書人,他自然知道孔氏家族在天下讀書人間的影響力。

“朕已有考量,即便動了孔氏家族會有動亂,也亂不到根本的根本,隻要新政地區保持穩定,即便天下讀書人皆反,亦有何懼?”朱由校決然道,話語中已經有了強大的底氣。

沈潅轉念一想,頓時也有了決心。

皇帝的底氣顯然不是高傲自大而產生的,而是新政地區的軍民的支持而形成的。以朝廷如今在新政地區的改革成果,即便天下大亂也亂不到北直隸和東北地區。隻要守住這個根基,什麼叛亂剿滅不了?

實際上孔氏隻是一個招牌,隻要皇帝不砸掉這個招牌,而是換個新的招牌上來,天下讀書人也不至於造反,頂多是對朝廷有所非議。

“陛下聖明。”沈潅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

“說到底,還是要徹底改革農業稅的問題,既然我們對新政地區的控製力已經今非昔比,是時候徹底改革農業稅了。”朱由校說道:“如此一來,我們也無需去理會孔氏家族,他們若是上串下跳,再拿他們開刀。內閣拿出一個方案出來,從今以後新政地區不論官員還是士子或亦權貴,擁有土地者皆需繳納農業稅,土地持有越多者,稅額越高。”

“陛下,皇族俸祿也是急需改革的,這是臣擬出的改革方案。”沈潅這時候拿出了一個奏折呈交給了朱由校。

朱由校接過奏章看了起來,這個皇族俸祿改革方案,即是將當前皇族俸祿定額,相隔四代的皇族,日後成員再有所增加則不再發放俸祿。

“再加一條,相隔四代皇族成員,許其從事工、農、商。”朱由校看完之後說道,皇族成員不得從事士農工商這個規定,如今已經處於半崩潰的狀態。實際上那些和旁係的皇族成員根本沒多少俸祿,還時常被拖欠,已經開始從事工農商的活動了。

確實是時候減少一下皇族俸祿方麵的開支了,如今皇族人口不斷繁衍,對國家財政的消耗太恐怖了。原本就不多的農業稅,已經有很多都消耗在了這些皇族成員身上。

……

當人們以為皇帝跑到承德去避暑,應該會消停一段時間的時候,然而沒過多久,《農業稅改革法》就正式出台了,並且在新政地區全麵施行。

相比之前的農業稅改革,這次是更加徹底的。

《農業稅改革法》規定,擁有土地不足30畝者免除農業稅,30畝~50畝收取5%農業稅。50畝以上至300畝者,收取10%農業稅,300畝以上至500畝者,收取12%農業稅,500畝以上~1000畝收取15%農業稅,1000畝以上至5000畝收取18%農業稅,5000畝以上~1萬畝者收取21%農業稅,1萬畝以上者,收取24%農業稅。同時規定軍功所獲耕地,農業稅封頂為10%,傳嗣則不做封頂。

農業公司的稅收則是恒定的,不論規模大小,都是10%。

並且再次修改了《佃租法案》,將佃租最高額度限製為15%,同時‘北直隸農業公司’的佃租也遵照法案施行,佃租下降了一半。

當新法案頒布後,當天北直隸農業公司的股價大幅度下挫,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股價直接蒸發了一大半。自從北直隸農業公司上市銷售後,皇家資本已經陸續抽離了。此時股價下挫,改組為國有資本的皇家資本又殺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