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緬甸的貿易通道倒是順利的打通了,緬甸大城王朝此時對大明也不敢太囂張,這些年大明在軍事上不斷的勝利,消息自然也是傳到了緬甸。
特別是葡萄牙人為緬甸人帶去的消息,大明不僅打敗並驅逐了西班牙、荷蘭,還在其北方取得了接連的均是勝利。更是讓緬甸大城王朝不敢違抗大明提出的貿易要求。
葡萄牙人與緬甸大城王朝的關係是比較不錯的,緬甸人經常雇傭葡萄牙軍隊作戰,這幾年緬甸國王換人了,倒是安分了許多,沒有再四處惹事,整個緬甸也呈現出穩定的格局。
麵對這樣局勢穩定,對大明又心存畏懼的國家,貿易要求確實容易得到滿足,但是與印度的貿易卻是碰上了麻煩。
沿海的印度邦國倒是和大明通商了,而且也挺順利,但問題卻出在印度的國家格局上。
印度因為地形的原因,整個國家被割裂成了十幾個聯邦,每個聯邦各有一個自己的獨立市場,不似中國那樣,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市場。
相當於賣到印度的貨物,每過一個聯邦,就要被收一次稅。而且當前莫臥兒王朝也處於空前興盛的時期,一旦貿易額擴大,威脅到印度經濟的時候,貿易就會出現問題了。
在朱由校眼中,印度絕對是一塊巨大的肥肉。印度有24億畝耕地,人口起碼有1.5億,這意味著印度可以向大明提供大量的工業原材料和商品市場,要想在印度長驅直入,最後隻能動用武力。
隻不過當前大明顯然沒那個精力去搞印度,商品也沒有多到需要大量外部市場的時候。
這一年日本那便的貿易已經出現狀況了,隨著日本開始限製貴金屬外流,天啟七年又限製了一些商品的進口。
朱由校在接到上報之後,終於決定對日本開刀,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此時不僅是限製市場,還對鎮東省蠢蠢欲動。
“陛下,臣以為既然德川幕府不願意和我們好好做生意,不如和日本仙台藩通商,並且給予他們一些軍事上的援助,讓他們和德川幕府掰手腕,到時候我們大明居中調停,坐收漁翁之利。”楊國瑞對朱由校建議道。
“這個辦法不錯,準了。”朱由校點頭同意道,楊國瑞隨即前去安排,如今大明的對外政策,基本上就是和商業掛鉤的。
大明需要的是攫取海外利益,日本德川幕府此時閑置大明商品,確實也有其苦衷。畢竟這些年大明商品湧入日本市場的數量越來越大,已經對日本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對日本造成的問題不僅僅是貴金屬外流,還有手工業工人大量失業的問題,加上此時日本也開始頻繁出現天災,德川幕府做出這樣的舉動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死道友不死貧道,朱由校可不管小日本什麼情況,反正小日本的商品市場大明是要定了,不開放市場就打到他們開放為止。
隻不過暫時並不想直接出兵日本,先支持仙台藩和德川幕府掰手腕,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一般,那就隻能直接動用武力了,或者把整個日本徹底封鎖製裁。
日本對大明來說,確實是有點雞肋的感覺。其商品市場倒是存在不小的利益,但同樣也大不到哪裏去。倒是日本的勞動力,是目前大明所需要的。
大明如今到處在開發海外資源,對勞動力需求很旺盛。如果能弄大量的日本勞工,那開發速度就會加快不少。但是把這些日本勞工弄到海外殖民地區,又擔心小日本不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