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天量投資(1 / 2)

“保守一點也好,餓死人就是天大的事情了。”朱由校也向讓工業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變得更快一些,但要是太多的人口都投入到其中,而農業又跟不上的話,那真是會餓死人的。

“陛下聖明。”蔣德璟躬身道,他和統籌部的一群官員在計算各種數據之後,製定出來的方案留有一部分緩衝空間,並沒有拿出什麼極端性的方案出來。

“那就按照這個方案來吧!”朱由校決定道。

“是,陛下。”

很快天啟八年的財政預算就製定下來了,一共有5億元的財政預算,財政預算空前的充裕。

國有資本財團的投資規模也製定了下來,達到了6億元,天啟七年的盈利是一分錢都不留,全部投入新一輪的資產建設投資之中,同時再從銀行係統貸款3億元。

國有資本財團的功能在這個時候就發揮出來了,在賺到錢的同時,又繼續把錢撒出去,通過大量的建設活動,讓這些錢流向社會底層的百姓手中。

與此同時,新政地區的地方政府,還有2億元的貸款額度,這些錢主要用在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上。

中央財政預算的5億元有將近1億元是用於軍事預算,主要還是因為有大批的生產兵團要組建,這些生產兵團的組建費用,實際上是可以賺回來的,可以開發很多資源出來。

行政、衛生醫療、教育、養老、社會救濟、公共設施建設方麵瓜分了剩下的這4億元財政預算。

行政方麵開支是比較大的,如今采取xxx政策,雖然在嚴格的反腐製度下,下麵能貪得到也是他們本事,但不貪當然是最好的。行政人員規模不斷增加,待遇又提高了,行政成本自然是不斷上升的。

衛生醫療和教育在這一年的投入都比較大,不過大部分都是衛生和教育設施的建設,歸入了設施建設方麵的花費。

如今朝廷采取的醫療和教育的政策還是大病朝廷出錢報銷,小痛小病自己買單。教育方麵也是收取學費的,小學學費一般是每年1.5元,這樣的收費標準下,教育係統基本上除了前期投入的設施建設外,平時基本能夠略有盈餘。

教育模式和後世差不多,在師資和財政都不充足的情況下,隻能一個班擠個四五十個學生,有學習天賦的升學,沒有學習天賦的,具備基礎文化就進入社會工作。

這樣的教育模式雖然比較粗暴,但因為人口比較多,同樣可以獲得足夠的人才。至於教育質量方麵,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是會不斷提升的。一方麵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方麵的硬件設施會越來越好,同時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人才的不斷湧現,師資水平也會不斷提升。

至於升學率方麵,則掐得比較低。畢竟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就是這種水平,不可能像後世那樣,讓成績差的學生都能一路讀到大學。一來那樣會造成大量勞動力浪費在學校,二來會導致學生畢業之後,找工作挑三揀四的,髒活累活不願意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