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在這個時代也稱之為交趾,反正不叫越南。明成祖永樂年間,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國明朝應陳朝遺臣的請求推翻了胡氏政權。明軍順勢占領了越南,設郡縣、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進行了直接統治,即“安南屬明時期”。不過在明成祖死後數年,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將明軍驅逐出越南,但承諾維持與明朝的宗藩關係之後,恢複了獨立,建立了後黎朝。
1471年,後黎朝滅占婆國,疆土逐漸向南擴張。1527年,莫登庸篡奪後黎朝,建立莫朝。1531年後黎朝在鄭、阮兩大家族的支持下複辟,並占據南方,與莫朝對峙,越南開始進入了200多年的南北分裂時期。
1592年,後黎朝滅莫朝,越南重新分裂,北部由鄭氏家族控製,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製,兩大家族不斷發生戰爭,史稱“鄭阮紛爭”。而名義上的共主——後黎朝皇帝則完全是傀儡,處於鄭氏控製之下。
南方的阮氏家族,為了維持經濟的穩定,限製了大明的商品進口,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舉動。
因為大量的進口商品將安南南方的手工業衝擊得一塌糊塗,大量手工業者失業,流向了高棉西貢地區。
阮氏家族控製的安南南部地區可不包括西貢,這個年代的安南版圖比後世要小,因為他們還沒有占領屬於高棉的湄公河三角洲。
這個年代的高棉比較弱小,如果安南要強占湄公河三角洲,高棉顯然是沒什麼辦法的,而且反正有大量的資源還沒開發出來,分一塊土地出去也動搖不了統治,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不了了之的把土地割讓出去。
不過如今大明的軍事力量已經介入中南半島,開始在高棉駐軍,並將高棉列入保護國的狀態,這就意味著高棉成為了大明的小弟,誰也不能欺負這個小弟,所以安南人對湄公河三角洲是沒有占領的可能了。
不過難民卻是不斷進入湄公河三角洲,這是受到大明資本歡迎的,因為開發那些稻田需要更多的人口。
為了遏製經濟的繼續下滑,以及保障手工業者的工作,阮氏家族正式宣布限製大明的商品進口。
而北方的鄭氏家族一看,也馬上進行了效仿。大明的商品湧入比較厲害,對安南北方的農村自然經濟也造成了較大的衝擊,導致了農民起義的爆發,看到阮氏家族限製進口大明的商品,鄭氏家族自然是有樣學樣。
南洋軍區總司令高邦佐得知消息之後,當即對安南進行了施壓,要求安南南北阮氏家族、鄭氏家族立即停止對大明的商品限製,並且徹底開放安南市場。
阮氏家族和鄭氏家族都不肯輕易就範,駁斥了大明使者的要求。
高邦佐來到南洋擔任軍區總司令,第一個要保障的就是大明在南洋和中南半島的殖民、商業利益。
安南南北兩個家族勢力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大明在安南的利益。高邦佐見安南態度強硬,都仗著有較為堅固的天險,有點有恃無恐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