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攫取貴金屬(1 / 2)

大明的美洲航線,絕對是充滿無比豐厚的利潤的。天啟十年,到達中南美洲的船隊一共有四支,商船數量大約兩百艘。

但就是這兩百艘商船,為大明帶回的白銀竟多達600萬兩白銀,以及60多萬兩黃金。不僅如此,還帶回了其他一些不太值錢的原材料,這都是附帶回來的。隨著檀香山群島和金山灣的開發,未來能運回大明本土的原材料就更多了,與西班牙人的貿易主要還是為了獲得貴金屬。

板鴨開始大量進口大明的商品,開始減少進口歐洲其他國家的商品。貴金屬正在隨著這條貿易航行的開通不斷的流向大明。

而且中南美洲的貿易潛力還很巨大,西班牙人並不是把全部貴金屬都用於購買大明的商品,大明派往美洲的商船規模也還不算太大,西班牙人也沒有準備那麼多的商船運輸這些商品。

但接下來貿易雙方都將會擴大貿易量。

貴金屬流向東方,並不關西班牙卵事,他們又不是工業國,反正他們可以通過殖民不斷攫取貴金屬,隻要能買到大明的商品,他們才不管歐洲其他國家的死活。

西班牙就像是一個賺了錢然後花天酒地、吃喝嫖賭的流氓,終究成不了什麼氣候。自身沒有工業,終究有一天是會衰弱的。

但這樣的一個臭流氓的存在,卻是符合大明的利益。

隨著貴金屬的不斷流向大明,大明的金融體係是越來越穩定,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是與貴金屬價值相掛鉤的,行政區域內不對外兌換,但是對外部卻依舊是可以使用紙幣在銀行兌換貴金屬。

例如紙幣流通到了南方未改革的地區,這些紙幣就可以拿到銀行去換取貴金屬。還有在對外貿易的時候,商人在海外國家進行投資的時候,也可以將紙幣兌換成貴金屬。

在這樣的模式下,因為內部紙幣不會兌換貴金屬,對外部的貿易方麵,由是大明的出口額更高,進口額更小,擁有較大的貿易順差。因此大明的貴金屬是不會外流的,反而在不斷的增加。

進而紙幣超發也沒什麼問題,例如擁有十兩白銀,卻可以發行價值二十兩的紙幣,貴金屬規模越大,意味著大明可以發行的紙幣也越多,而不用怕出現金融體係危機。

黃金部隊在天啟十年也很給力,在外東北地區就開采了十噸左右的黃金,也就是二十多萬兩黃金。

同時在南洋、澳洲、阿拉斯加這些地方開采的黃金加起來,也有將二十噸,一年下來開采了將近三十噸黃金,而與西班牙人貿易也獲得三十多噸的黃金。同時大明的貿易活動所獲取的黃金加在一起,通過商業掠奪所獲得的黃金足有上百噸。

其中日本的黃金持續外流,隨著日本內戰的持續,貴金屬限製外流的政策變成了放屁,貴金屬依舊在持續外流。德川幕府為了購買裝備,也是大出血了一把。

中南半島各國的貴金屬也同樣也在持續外流,與印度的貿易也賺取到了黃金,另外在與非洲人的貿易中,大明的商船這一年開到了非洲西海岸,在後世的剛果地區與黑人土著進行了貿易,同樣獲得了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