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江南穩定(1 / 3)

當一切被揭露出來的時候,天下震驚。

人們幾乎難以想象,那些平日裏一副天下為公的東林黨人,竟然是一群為了一己私欲的衣冠禽獸。

很多人更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東林黨人竟然是一群資本勢力扶持起來,用來染指政治的群體。

朱由校更是在報紙上,將這些東林黨批判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引發了天下百姓的熱議。

這是一個新的詞彙,但從字麵上就能理解含義。

“利己,利己,所謂利己者,即以最直接、最省力的方式獲得成功,自身利益至上,不管百姓死活,更不管國家興亡。在這群人看來,哪怕時候洪水滔天,也與他們無關。”

“何謂精致,即精英也,倘若普通市井百姓心懷利己之心,亦情有可原,對天下也無甚危害。然此類讀聖賢書,立誌報國安民之輩心懷利己之心,則天下憂矣~!此前朝堂紛亂,紅丸、移宮之案,東林之輩皆試圖操縱聖君,使之如布偶。幸得聖君賢明,登基之初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勵精圖治,然則大明危矣!”

天下一片嘩然!

那些傳統的讀書人,心下都感覺無比振奮。而那些資本陣營的讀書人,卻是感覺心有戚戚焉。

但是東林黨和江南門閥、士族之罪,卻已經被昭告天下,一樁樁罪惡被揭露在人們眼前,頓時讓他們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特別是此次抄家查抄出來的財富,更是讓人們徹底的看清了這群人的偽善麵目。

也讓人們真正意識到,東林黨是商人試圖篡國的產物。

“啟稟陛下,此次抓獲的罪犯當如何處置?”

這天早朝,刑部尚書出列對朱由校請示。朱由校沉吟片刻,然後揚聲說道:“為公者當一人不殺,為私者當盡斬。”

“此前東林罪臣,是否也當如此處置?”

“一律誅滅。”朱由校決定道,生殺之道,還是得學學那個太祖搞政治鬥爭,就是按照這個原則進行。為公的人,如果思想不同也隻是打倒,但卻不會殺人,隻要心理素質比較過關,日後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為私欲者,則是直接槍斃了。

東林黨的事情也拖得很久了,此前殺人不足服天下。如今殺人,則天下拍手稱慶。

天啟十四年冬末,在天下的謾罵與歡呼聲中,東林黨一堆罪臣,以及此次參與某方的江南門閥、士族,紛紛被押送至京,一批接一批的在菜市口伏誅於刀下。一時間又是殺得人頭滾滾,血流遍地。

東林黨一群罪臣被押赴刑場的時候,一個個都神情恍惚,他們已經徹底的敗了。狗皇帝不僅抄家抄到江南去了,更是發動了更加強大的輿論機器,將他們的罪名公之於眾,已經讓他們全盤皆輸。

這些利己主義者,自然是殺了一了百了,朱由校此時並未有任何的猶豫與徘徊。利己主義者一旦掌握權力,破壞力是無比恐怖的。就如同後世的美國,就是一個專門培養利己主義者的國家,結果在那些利己主義者的不懈努力之下,美國終於是被這些人折騰得國力衰退。後世美國的問題,和明末簡直太相似了。

江南的局勢,此時也漸漸穩定了下來。

隨著大量基礎生活物質的調入,社會運轉已經保持平穩。同時工商業方麵,也漸漸恢複了正常秩序。

而國有企業,則是開始大批的入駐江南地區,開始接收查抄的眾多資產。

此次查抄的獲利實在太豐厚了,盡管現金不算太多,但是資產非常恐怖。大量的土地、房屋、商鋪、作坊、工廠。還有無數奇珍異寶、珠寶玉器、古董文物。

這些資產被朝廷的國有企業接管之後,進行了評估和處理。優良資產全部留下,而那些不太重要的資產,則是逐步的進行出售處理。

朱由校在紫禁城,接連下達了好幾個政策。第一個就是控製輿論機器,全麵取締那些無證經營的各類報紙,特別是那些流行的手抄報。第二個就是民間報紙,要在官方監督之下發行,不得刊登一切危害國家利益的新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