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威難測(1 / 2)

皇宮。大內。乾明殿。

醜時剛至,皇帝忽然從夢中驚醒,從床上呼地坐了起來。因為起身太猛,皇帝隻覺得一陣頭暈目眩。複又躺回床上後,他卻怎麼也睡不著了。

皇帝起身下了龍床,一邊由宮女伺候他更衣,一邊對身邊的太監道:“讓竇懷恩過來。”

殿外,一個蒼老之中帶著些尖細的聲音道:“萬歲爺,奴婢就在殿外。”

皇帝擺了擺手,讓殿中的宮女和太監退下,道:“進來吧。”

一個半死不活的老太監走進殿中,正要下跪,皇帝道:“站著話。”

老太監躬身對皇帝一禮,道:“萬歲爺,您起得越來越早了。”

皇帝歎了一口氣,在椅子上坐了下來,問道:“鍾無悔那裏,有什麼消息?”

老太監答道:“回稟萬歲爺,荊無命現身六扇門總衙,認出了六柄飛刀都是葉開的。隨後,鍾大人和虞大人一起去見了萬事通。萬事通出了鐵大帥、文大人等六人與李探花之間的聯係。隨後,萬事通離開了六扇門。”

皇帝的眼睛微微一眯,道:“朕的大帥和老師與探花郎之間的關係,究竟深到了什麼程度?鍾無悔沒和荊無命打起來麼?”

老太監答道:“鐵大帥曾經和李探花在中軍大帳內飲過一次酒。李探花曾在文大人致仕的途中幫王振威出過三次手。”

一邊著,老太監一邊拜倒在地,道:“萬歲爺,恕奴婢多嘴。奴婢認為,鐵大帥和文大人與李探花之間,最多隻是惺惺相惜。”

皇帝笑道:“你這奴才!起來吧。朕還沒昏聵到那個程度。探花郎若是貪戀那些東西,探花郎早就不隻是探花郎了。”

老太監繼續伏在地上,道:“萬歲爺,奴婢認為,六扇門不和荊無命直接衝突,是明智之舉。”

皇帝再度笑罵道:“老奴才!滾起來!朕隻是好奇。不會治鍾無悔那幫軟蛋的罪。”

老太監站起身來,恭謹地道:“回稟萬歲爺,在猜到荊無命的身份後,任何不敢在他麵前拔劍的人,都不是軟蛋。鍾大人和祝大人等人倒是想拚死一戰,維護朝廷的尊嚴。不過,幸好虞大人及時趕去。”

皇帝歎道:“薑還是老的辣啊!要是真打起來,讓荊無命在六扇門殺個血流成河,朕的顏麵,唉!”

見老太監又要下跪,皇帝喝道:“好好站著話!”

喝罷,皇帝問道:“鍾無悔和虞照昕打算怎麼辦?”

老太監答道:“六扇門已經按照萬事通的提議,監視住了鄭三州的所有酒業。隻要李探花出現,六扇門應該就能現他的蹤跡。”

皇帝歎道:“朕的兩大總捕頭,再加整個六扇門,居然比不過一個糟老頭子啊!現了探花郎又能如何?等著探花郎去將那些賊人殺了?”

老太監心翼翼地道:“萬歲爺,六扇門總領下刑偵之事,難免不能做到麵麵俱到。江湖之人,總是會對江湖之人留意更多,尤其是對李探花那樣的人。而且,萬事通不是一般的糟老頭子。”

皇帝笑道:“竇懷恩,你處處幫著鍾無悔他們話,可是受了他們的銀票和莊子?”

罷,皇帝伸手止住又要下跪的老太監,道:“懸紅的事,太子怎麼?”

老太監愈心地道:“太子,此等買命之舉,乃是藐視朝廷法紀,斷不可取。”

皇帝笑道:“太子果然是太子。竇懷恩,你怎麼看?”

老太監答道:“萬歲爺怎麼看,奴婢就怎麼看。”

皇帝笑罵道:“你這老貨!看來朕真地該把你打去守皇陵了。”

笑罷,皇帝歎道:“朕沒那麼多銀子啊!殺了朕的大帥和朕的老師,朕都想懸賞買他們的人頭了。買命的錢,確實是鄭府出的?”

老太監答道:“事之後,鄭三州的三夫人取了三千萬兩銀票和一紙休書,離開了鄭府。”

皇帝複又歎道:“倒是一位奇女子。竇懷恩,你,朕如果下旨,將這筆銀子收歸國庫,如何?”

老太監嚇了一跳,連忙答道:“萬歲爺金口玉言!萬歲爺聖旨一下,普之下,誰敢不從?”

皇帝哈哈一笑,道:“你這奴才!好好的話,非得要反過來。朕還沒那麼糊塗。這些年,鄭三州一共為朕耗費了多少銀兩?”

老太監答道:“回稟萬歲爺,不包括鄭三州上繳的稅銀和做施粥那些善事的耗費,鄭三州捐獻的賑災款、修堤款等,一共是九千三百九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