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稀裏糊塗的戰爭就開始了(15)(1 / 2)

三元裏抗英的神話故事

《廣州和約》簽訂的第二天,也就是1841年的5月28日,皇帝侄兒奕山發出了安民告示:“現在兵息民安,恐爾官兵、鄉勇、水勇人等未能周知,合再明白曉諭:……爾等各在營卡安靜住守,勿得妄生事端,捉拿漢奸。如遇各國夷商上岸,……亦不得妄行拘拿。倘敢故違軍令,妄拿邀功……查出即按軍法治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第三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9頁)

一句話,廣州百姓捉漢奸與英夷,不但沒有獎金了,反而成有罪了。這裏覺得,廣州百姓很可憐,政府政策來回忽悠,大家想發個國難財吧,還得看時機和運氣,比摸彩票還不穩定。

最奇怪的是,奕山這布告發得,似乎起了反作用,廣州百姓不但沒有安生,還搞了個三元裏的故事。直到今天,三元裏抗英還是個神話,首先是版本內容不一,其次是每個版本都語焉不詳,讓人摸不著內在的邏輯線條和故事細節。

先說戰爭的起因。據中國方麵流傳,5月29日,占據廣州北部炮台的英軍闖入了三元裏,到底幹什麼了,模糊。有說“肆虐”的;有說“四出騷擾,無惡不作”的;有說“刨祖墳”的;有說“調戲民婦”的。我相信後兩說。《三元裏鄉痛罵鬼子詞》裏是這樣說的:“擾亂村莊,搶我耕牛,傷我田禾,壞我祖墳,淫辱婦女。”茅海建對三元裏抗英的原因作了詳細考證,他說,直接原因有三:

一、英軍開棺暴骨;

二、英軍劫掠財物;

三、英軍強奸調戲婦女。

關於開棺暴骨,據說停戰協議簽訂後,一部分英軍開進了城北的雙山寺。該寺中,存放著許多外地人的棺槨,等待將來葉落歸根。問題是英夷不懂中國的規矩,他們因為好奇,居然揭開棺材蓋,觀看裏麵的屍體,這就引起了當地百姓的公憤,於是被傳成了刨墳掘墓。也難怪,因為中國當時沒有野外考古學嘛,現在,政府組織考古隊經常刨墳掘墓,百姓們並不憤怒。當然還有個前提,刨的是古代王公貴族們的墳,與普通百姓無幹。一句話,英夷你欺負天朝、調戲天朝皇帝官員們可以,但是不能欺負民眾、拿民眾的倫理風俗開玩笑。關於英軍劫掠財物,不用考證。英軍買不上食物,就會去周圍鄉村,把村民的家禽當野獸,充分地過一番打獵癮。按麥天樞的考證,英夷有時候也給村民丟一塊銀元,問題是村民養頭牛,那是一家人全部的財富與生產物資,就是給兩塊銀元也不行啊,所以,給錢不給錢都算劫掠。最後一條是關於強奸調戲婦女,有說“輪奸老婦”的,英國方麵自已承認,其印度籍士兵在三元裏附近有過強奸行為。但是有名有姓的,隻有一個,村民韋紹光之妻李喜。

據說李喜遭到了英夷的“谘意調戲”。一個谘意,一個調戲,也是模糊之說。眾所周知,從明朝開始,中國社會就要求女人無事不得出閨門,出必擁蔽其麵,也就是說,女人上街,都得用袖子遮著自己的臉。政府主旋律雖然這樣要求了,但是窮人家的女人迫於生計,就得不要臉才行。李喜作為一農婦,總得出去幹活,據說是賣菜來著。不管怎麼說吧,她不幸地在村外遇到了一群英國兵,不管這群兵怎麼對待李喜,那怕就是“黑摟”一聲打個招呼(如果是印籍兵,估計也會黑摟一聲的,何況雖然同為文明古國,但印度根本沒有女人見不得男人的儒家禮製呢?),在中國人眼裏都可算作調戲。按茅海建先生考證,李喜的孫子韋祖在後來的調查中,對祖母受辱一事置之不提,隻談自己的祖父在抗英中的領導地位。所以,對於三元裏抗英的具體原因,我們也沒必要追究那麼詳細了。我們隻需明白,政府宣布停戰了,但是人民並未宣布停戰,哪怕英國人秋毫無犯,三元裏人民也有權作出自己的選擇,而且他們的選擇與政府無幹,與愛國也無幹。他們愛自己,愛自己的倫理與生活方式,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