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河姆渡文化(約前5000-前3300年)
古老的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城新石器文化的代表,因首先發現於浙江餘姚縣的河姆渡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根據放射性碳素斷代測定,其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遺址共分四層:第三、四層和一、二層分別代表其發展的早期和晚期。早期:約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以夾炭黑陶為陶器代表,器形分斂口、敞口肩脊釜和直口筒式釜,頸部雙耳大口罐、寬沿淺盤等等。晚期:約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300年,夾砂紅陶和紅灰陶占絕對優勢,器形有鼎、落地式兩足異形規等。
河姆渡文化中,骨器製作比較發達,有耜、鏃、魚鏢、哨、錐、匕、鋸形器等器物,磨製精細,在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著圖案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既精美又實用。另外,木作工業在河姆渡文化時期非常發達,已出土的許多建築木構件上鑿卯帶榫,尤其是創造了較先進的燕尾榫、帶銷釘孔的榫和企口板。特別是在第三層出土的一件木質漆碗,瓜棱形圈足,外表塗有紅色塗料,微顯光澤,經鑒定與馬王堆漢墓出土漆皮同為生漆,這是迄今中國最早的漆器。
河姆渡文化的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在其遺址的第四層,較大範圍發現遺存的稻穀,有的地方堆積著二十厘米至五十厘米厚交互混雜的稻穀、稻殼、稻杆和稻葉,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之最。經過科學鑒定,它與馬家浜文化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稻穀屬於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年代均在公元前5000年,是迄今中國最早的稻穀實物,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水稻。河姆渡文化的農具除石斧等石質工具外,大量使用骨耜是其最大的特色。骨耜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動物的肩胛骨製成主要用來翻土。此外,遺址中出土成堆的橡子、菱角、酸棗、菌類、藻類、葫蘆等植物遺存,反映了當時采集業較發達,它們仍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來源。
河姆渡出土大量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和軟體動物的遺骨,共四十多件,其中以鹿科動物最多,僅鹿角就有四百多件,鳥、魚等動物骸骨亦較常見,說明這些動物是當時主要的狩獵、捕撈對象,骨鏃、木矛、骨哨、石丸、陶球等是他們漁獵的主要工具。
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建築形式是栽樁架板高於地麵的幹欄式建築。在遺址各層都發現了與這種建築有關的木構件,包括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數量達千件之多。幹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河姆渡遺址自然麵貌建築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地區發現的為最早,這與北方地區同時期的半地穴式房屋有著明顯區別。
河姆渡文化代表了長江下遊新石器文化,與同時期的黃河流域文化相比毫不遜色,其中如夾炭黑陶中的鼎、豆、壺為代表的禮器組合,水稻的栽培,為以後的商、周文化所吸收,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長江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和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一樣,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藪,河姆渡文化代表著與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一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