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1)

13.大汶口文化興起(約前4300-前2500年)

黃河下遊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因1959年發掘於山東省泰安縣的大汶口而得名。大汶口文化分布在山東省泰山周圍地區,延及山東中南部和江蘇淮北一帶。大汶口文化以農業經濟為主,以適合黃河流域的耐旱作物——粟為主要種植對象。農業生產工具有石鏟、鹿角鋤等,並出了耒耜等木質農具。大汶口文化的陶器製作工藝在不斷發展,製陶工藝最高水平的代表為薄胎高柄杯。此類陶器造型優美,色澤鮮亮,集實用性和觀賞性為一體,成為後來龍山時代蛋殼黑陶的祖先。製石、製玉、製骨等手工業在大汶口文化中已經比較發達。隨葬被當時人們所重視,隨葬豬下頜骨成為當時的風尚,並以豬顎骨的多少為衡量財富占有量的標尺,隨葬的獐牙鉤形器則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這些都表明,貧富分化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經出現,並且很嚴重,原始氏族社會逐漸走向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