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前五友(1 / 2)

白先生和張明善幾個早在莫蘭臣闖鄒家的時候就料到此事最終還是會傳到督軍耳中,他們雖算是身在事外,到底還是受身份所累,不易久留鎮上,於是白先生提議幾人先到附近躲躲。他們選了海港邊的外蒲山作為這“躲一躲”的地方。

說起外蒲山,其實它就是個海邊的小島,距離九龍灣海港隻有十幾分鍾步程,若是有什麼意外,白先生也早在海港安排了船,可以直接將人送回上海灘或者是別的地方。而且他們躲的這個地方附近就是九龍鎮附近一帶新開的墳場,尋常時候少有人跡。

鵡湖會一行人躲著沿路的路卡,一直到傍晚才趕到外蒲山。張明遠一個人先行,已經和大哥打了招呼,白先生也知曉了莫蘭臣的情況,算起來這莫家二少爺放過了鄒家也是給革命黨減了一份麻煩,不論是張明善還是白先生,對莫二少爺的觀感還是相當不錯的,也不願好人不長命。

莫二少爺是被小葉和劉三兒抬進房裏的,這屋子本是行腳醫生一類的人暫住的地方,是以雖然僻靜,卻也留下了不少行醫之物。

“快把人放下。”白先生果然知曉如何治這惡疾,早已叫溱潼趕去集鎮上抓藥,此時雖未回來,但燒好了不少熱水,屋子裏水汽騰騰的,伴著莫二少爺模糊不清的呻吟,倒像是在生娃娃一般。

眾人關切,擠成一堆,圍在床頭,白先生哭笑不得,“你們到外麵屋去,他若是有命活到明天,我自然會告訴你們。”幾人中,張二少爺雖沒見莫蘭臣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去救鄒小少爺的模樣,但卻是最為關心他死活的一個,而且心中是希望他能活的;劉三兒和小葉臉上並無太多關切,而鄒家小夫妻跟蘇曉雲對他,卻是愧疚居多,莫蘭臣若是死了,他們下半輩子都要睜眼睡覺了。

幾人悻悻望著白先生關上門,便給一塊木板隔在了外麵。也不知是什麼時候,窗外稀稀拉拉開始下起雨來,天色早已漆黑一片,屋內透出去的燭光靠著地上水窪的反射,也星星點點地亮著,就如秋水噙了淚。

起初還能聽見屋裏的莫二少爺哼哼的聲音,後來李溱潼回來把藥送進去跟白先生嘰裏咕嚕說了一番話,再後來等他也出來了,屋裏漸漸一點聲音也沒有了。

——

……

另一邊,九龍鎮上卻已經炸開了鍋。若是本鎮的事情,天大的事情,鄒篤行也自認頂得住,可是,那死賴著不走的楊督軍帶著一幫子外人在鎮上橫行無阻,隻一個下午,百年鄒家就垮了。鄒家上上下下幾十口人,給軍漢們團團圍了,軟禁在大屋裏頭,家主鄒篤行更是給提到了督軍暫住之處,再無音信。

這一次,各家別說此時尚不知是鄒家自作孽,就算是知了,本著唇亡齒寒的道理,看著鄒家倒台,也不由都心有戚戚設身處地地聯想到自己。

“姓楊的……姓楊的他怎麼敢!?”鵡湖邊上鄰水書堆的書齋之中,蘇家家主蘇臨淵猛地一拍桌子,牙關打戰。愛子失蹤,而且從女兒處得知蘇曉雲逃走之時身上帶了傷,如今也不知是死是活,蘇臨淵就氣得渾身發抖,似是在氣督軍,又似是在氣鄒家。

“人家帶了兵,不能硬碰硬。”昏暗的燈光下,另一人從書齋深處踱出,卻正是張家倆兄弟的父親,給莫老爺說成是“老狐狸”的——張宗丞。

張老爺五十多歲年紀,頭發卻還烏黑烏黑的,連鬢角都沒有幾絲白發,一張圓闊紅潤的臉上一對微微上翹的丹鳳眼眯了起來,似笑非笑地望著蘇老爺。

“哼!你兒子把人救走,也脫不了幹係,你不用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蘇老爺見張宗丞還是這般無可無不可的樣子,心中自生無名之火。

這兩人在書齋中的密會,已有人知會了陸南英,自老父過世,陸家明裏麵是幾個老頭掌著,實際上則早已經交給了陸南英,南英不但是長房長孫,還頗有才幹,這幾年,陸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便都是他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