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逆襲之京城風雲! 第二百一十章 三抗詔令藏玄機!(1 / 2)

地宮之外的世界依舊精彩,並沒有因為一時間少了朱少明等人的消息而停滯不前。曆史的車輪依舊向前碾壓,隻是熟識的圈子裏頭,有好些人擔心不已。

吳米麵無表情的坐在明賢居門口,觀望著來而往往的行人,他們隻是一群普通善良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地位的越往上競爭廝殺越激烈,那天雖然對朱少明拳打腳踢,但那是因為無衣的原因他才會那麼做,拋開無衣的問題不討論,朱少明這個人總的來說還是值得深交的,他的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或許別人不知道他內心中所掩埋的苦,他,多少也了解一些,哪怕遭到誤解他也不會解釋,這一點和無衣很相似。

可是皇上都下詔召見朱少明三次,依然不見他的出現,這就值得耐人尋味了!公然抗旨,依照朱少明的性格不是幹不出來,而是實在沒有抗旨的那個必要,因為隻是皇上召集他進宮,又不是赴鴻門宴,他沒有理由抗旨不遵,唯一值得斟酌的理由就是朱少明的行動能力受到束縛,且不論他知不知道皇上的詔令,單單是行動能力也無法滿足又如何應詔?

吳米隱隱有些覺得一絲不尋常在裏頭,皇上的詔令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在朱少明離奇失蹤後的三天,一天一召,這還不能說明問題麼?這是有人故意陷害,如果他朱少明抗旨不遵,那麼,隻要皇上龍庭大怒一聲令下,砍了他朱少明,到那時,朱少明哪怕還有一口氣喘,他渾身是嘴也說不清道不明。

.................

很快地,朱少明三天前的所做的一切事都被錦衣衛給發掘了出來,這些資料都上呈到朱祁鎮的案首,朱祁鎮也在思考為何朱少明突然不辭而別,是出了何事?走得如此匆忙?二十四號當天,他一封詔令下到朱府,可是朱太師說找不到朱少明的蹤影,當時他以為朱少明或許出城辦事去了也不一定,也沒有在意,不過心裏還是有些惱了朱少明,加之朱太師又在一旁不斷的求情,他也就作罷。

第二天,他依然下了一封催急詔令,依然沒有朱少明的消息,朱祁鎮瞬間龍顏大怒,這個朱少明,你真當你是那諸葛亮麼?還需朕三顧茅廬?這一次,在王振和朱太師、趙太師、楊閣老一幹大臣的求情下,朱祁鎮冷哼一聲,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急著尋找朱少明是因為三月殿試即將來臨,他得找朱少明通氣,將試題答案告知朱少明,試題的答案就是楊閣老哪天考自己與王振的謎語。眾天下士子正在為八股文而煩惱的時候卻不曾知道小皇帝已偷梁換柱,將題目換成了猜謎。

這個時候的朱祁鎮也慌了,他會不會回老家了,一封八百裏加急密令火速傳到了土木堡嚴畢手中,他嚴陣以待的撕開了火泥封,裏麵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朱少明竟兩次抗召不遵,要知道,這可是欺君大罪,足以滅掉九族了!皇上言辭鑿鑿,念著皇姐與太後對其的情分不與追究,但凡在北京城裏發現朱少明的蹤影,立即捉拿歸案。

嚴畢火速回信,聲稱以性命作保,朱少明肯定不知曉詔令的事,他是一個做事很有分寸的人,不可能也沒有理由犯下此等大罪,這裏邊恐怕還有玄機!!嚴畢是豁出了性命來為朱少明作保,因為他深知,一旦朱少明欺君大罪成立,自己也會因此受到株連,那麼最得益的又會是誰呢?

一件事情的發生,必有其利益攸關的得利方,假設朱少明落馬,他嚴畢勢必也會受到株連,他朱家的財產,他朱家的田地,都會被搜刮一空,而更大的目的又是什麼?他們的目的是透過朱少明看到了錦衣衛的勢力,如果朱少明事敗,他錦衣衛龍把手的位子怕是要拱手相讓,至於誰來接手,答案呼之欲出。

第三天,也是就農曆二月二十七,還過一天,就到了每年一度的三月殿試,如果朱祁鎮在二十八號還未找到朱少明,那麼他絕對會將朱家滿門抄斬!朕的皇權絕對不容許任何人踐踏,你朱少明一樣不可以。

事情的發展正朝著某些人的計劃進行,隻要過完這一天,隻要在二十八號淩晨,朱少明還未出現,那麼朱家就從此消亡在曆史的長河中!這正是某些人願意看到的場麵,種種的一切,都與一個利字分不開!無利不起早,說的也正是此吧!

今天,就在今天二十七號的中午,朱祁鎮收到了來自土木堡嚴畢的回信,信中言辭情真意切,字字肺腑,句句真心,但是透露出了一個天大的玄機,朱少明離奇的失蹤並不是無風起浪,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一場驚心的有預謀的綁架!朱祁鎮不願接受這一個事實,但是嚴畢在錦衣衛中的資曆不容小瞧,至此時,他才知道自己的身邊出現了內鬼,而這個內鬼的方向直指王振,因為自己下詔的念頭是因為王振在一旁慫恿,爾後又添油加醋的煽風點火,那麼王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想到此,朱祁鎮冷哼一聲:“王振,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