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下一片死寂,所有人心中都在猜測皇上說出這番話的意圖,山西數個縣城發生洪澇災害這是天災,為了江山社稷,為了黎民百姓,這個賑災款項應當撥下去,若是不撥下去,他們又怎能從中得利呢!不中飽私囊又如何來發家致富呢!手裏沒錢,逢年過節的該孝敬的又從哪裏拿出份子錢呢!
朱太師皺拉著白須眉毛,朝廷經過先帝的仁政實施已經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姓俱能安居樂業,這突發的洪澇災害很不尋常呀!皇上既然主動提出這個事情,那麼肯定是想立即著手解決這個隱患的,洪澇災害,必然會帶來一係列是燒搶奪掠,難民逃荒在所難免,更重要的還是屍魂遍野,餓殍滿地,而洪澇所帶來的一係列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三月,乃是農民百姓春耕的時節,大水將田地一淹,普通老百姓吃什麼?喝什麼?這個問題,朱少明應當做出表率!!即使朱少明在端門之內揪著他的衣領子,他仍然不怪他!
“眾位愛卿,災情已經得到證實!受災的數個縣城百姓合計有四十萬!朕心甚痛!!今天,必須拿出一個解決的方案,災肯定是要賑的,如何賑,怎麼賑,由誰去賑,這些都需要合適的人選!”朱祁鎮稚嫩的麵孔裏藏著深深的憂慮,他七歲登基大典,到如今年方十五,這八年來,國事內政都是由太後與內閣幾個成員經辦的,他是伸手兩眼一抹黑,什麼都搞不清白,對內,是為了鞏固皇權,對外,又怎可置百姓的生死於不顧?
“回皇上,此乃國事,老臣覺得有外人在場不適合商談!”趙臨出列奏表道,山西天災這是大明的內政問題,你裏裏可布一個外族的瓦剌人就沒有必要,也根本不需要留在大殿內,當然,其他沒有博取到頭三甲的士子,這個時候就是他們的最後機會,也許皇上也是這麼想的吧!
言之有理!朱祁鎮揮揮手,令裏裏可布可以退下了,今日既然沒你的事,哪裏來回哪去!這次意外的天災,朱祁鎮倒是想朱少明前去督促災款的施放,第一個,朱少明是自己信得過的人,第二個,他又是朕欽點的狀元郎,有狀元郎親自上前線賑災,此乃一安撫民心的重大舉措,但這樣一來,皇姐與他的婚事又隻得延後,他在太後麵前可是立下了軍令狀,要給皇姐置辦一樁空前盛大的婚禮,可是如果派別的人去賑災而讓皇姐與朱少明完婚,天下黎民百姓又如何看待他這個君王,治下有天災人禍,而君王卻飲酒作樂,隻怕會寒了天下人的心哪!
錢回眼睛一跳,前天皇上曾說過等殿試過後要處置他,何不借著這個機會將功補過呢?一來他是戶部尚書,對於國庫銀錢,款項收支用度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他是絕對的不二人選,但皇上肯定也不會信任自己,那麼,讓朱少明跟在一旁是不是能打消皇上的疑慮呢!到那時候,自己做點手腳,他朱少明就是千張嘴也說不清了!於是乎,錢回出列。
“啟奏皇上,微臣覺得,此番山西天災,必會引起人禍和百姓的恐慌,微臣深知罪臣之身,願赴前線安撫民心,弘我大明天威!!”錢回跪倒在地上情真意切的請奏道,這一出計謀當然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裏裏可布親自與他會麵商談的,裏裏可布讓他請奏皇上當先鋒,朱少明押帥,然後在半路上施點手腳,他朱少明就是那秋後的螞蚱,也蹦躂不了幾天。
朱祁鎮正尋思著找錢回算賬呢!他倒好,主動撞上來,那麼朕還跟你客氣什麼呢!你去前線,必然有你的正麵影響,但是你是罪臣之身,讓你打先鋒,這會不會出什麼岔子呢!不行,你去的話還需要另找一位督軍,這個督軍朱祁鎮算來算去,也隻有朱少明最合適,但是兩人似乎還是不夠的,兩位太師年事已高,楊大學士的年紀也差不離,那麼,找誰做第三人去呢!陡然,朱祁鎮想到了王振。
“錢愛卿,朕就給你這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但是,你乃是罪臣之身,必須還要找一位與你同行!你覺得誰合適呢!”朱祁鎮暗暗向錢回使了個眼色,眼角正對的就是朱少明,他希望錢回能知曉他的意思。若是不然,下輩子就等著在牢裏過吧!
“罪臣舉薦今科狀元郎朱少明!他是我大明的棟梁之才,此番前去,定能一呼百應,安撫民心,一來彰顯我朝對子民的關愛,二來,可以激起更多的士子向朱狀元效仿學習,日後報效祖國!”錢回哪還能不知道皇上的意圖,哪怕皇上你不打眼色,我也會舉薦朱少明,這堂戲,少了他就沒了味道,在京城裏,想謀害朱少明似乎不太可能,但若是出了京城,扮個麻匪,搶個錢財什麼的,朱少明死於戰亂或是什麼的,那豈不是易如反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