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遊所說的東西,韋氏當然不會懂。
夏蟲不可以語冰,隻是這些話,秦少遊本來就不指望她能聽懂。
韋氏沉默了片刻,道:“那麼,是不是……”她深吸一口氣:“是不是我要被幽禁了,幽禁在宮苑還是……”
“不會。”秦少遊搖頭,他笑了起來,笑容顯得十分平和,道:“你知道渤海國嗎?”
韋氏皺眉。
所謂的渤海國,大唐是不承認的,所以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這麼一個渤海國,這渤海國前身乃是高句麗,自唐軍覆滅高句麗之後,高句麗的領土便被唐軍占領,隻是那兒很不穩固,高句麗的舊貴族反叛不斷,再加上關內政局動蕩,大量派駐高句麗的軍馬紛紛撤回,高句麗的舊貴族便在高句麗舊地自立為王,已經造成了事實上上的割據。
秦少遊道:“一年之後,渤海國的叛亂將會被平複,到了那時,我會在那裏置渤海都督府,你與李顯去那裏吧,我封李顯為唐王,你為王妃,那兒有人口三十萬戶,雖然天氣惡劣了一些,可是土地還算是肥沃,那兒,為李氏所世襲,你們在那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記住,不要過分就可以了。”
“還有,你們的族人,又或者是你們的親信,還有那些效忠你們的大臣,願意跟你們走的,我都可以放行,你們在這大明宮中的器物,你們願意帶走,我也絕不會留難,韋蓮,你滿意了嗎?”
這一次,韋氏卻是真正的震撼住了,她萬萬想不到的是,秦少遊會如此輕易的寬恕自己。
秦少遊確實是過於大度了,至少,即便他饒了李顯和韋氏,最多也就是封一個王爵,將他們囚禁起來,可是秦少遊的打算卻等於是延續了李氏的宗廟,讓他們在渤海國占山為王。
要知道,李氏多少還有一點號召力,有一定的影響,而一旦李顯和韋氏帶著願意追隨他們的人去了渤海國,隨時都可能會卷土重來。
不過……秦少遊可不這樣看。
誠如他對李顯說的那樣,從前的那一套把戲,秦少遊根本不屑於去玩,他既不在乎什麼天命,也不會在乎這等誅殺舊皇室的把戲。
究其原因,其實和關東有極大的關係。
曆來的封建王朝,都是一個封閉的小圈子,而在這個小圈子裏,利益隻有這麼多,天下州縣大抵都是如此,那些造反的頭頭們既然做了天子,自然要對功臣們封官許願,你做宰相,他封侯爵,這就如一座寶山,一群人衝進去,自然要開始進行利益分配,至於寶山的主人還有他的奴仆們,當然要誅殺殆盡,畢竟分這座寶山的人越多,大家得到的好處越少,而且這些人也不值得信任,索性殺光了事。
可是假若現在的秦少遊帶著他的部下們來到的不是寶山呢?而是一處遍地黃金之地呢?
從前的珠寶隻有一個屋子,而現在的珠寶卻遍地都是,就好像,從前的天下,隻有所謂的九州,所以這時候,九州就是大家利益分割的蛋糕,其他人自然要排擠出去,可是被排擠掉的人,自然而然會心裏有些怨氣,既然這些人會不滿,那麼索性就幹掉吧。
而如今,秦少遊卻是知道,天下之大,何止是這九州之地,關東的商貿如滾雪球一樣,已經越來越大,他們的需求和胃口也與日俱增,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需求的增加,對於新市場的渴求,一旦到了臨界點,那麼緊接著,就是瘋狂的輸出了。
輸出商品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隻是在這個時代,卻是難上加難,畢竟各國的稅率不統一,律法也是不同,這就導致,國家之間的矛盾開始增加,現在的財閥們,猶如脫韁的野馬,一旦他們在各國因為法律或者是稅率原因而遭遇了挫折,這些紅了眼的人,必定會訴諸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