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走出雅隆河穀:父輩未竟的統一事業(1)(1 / 2)

青藏高原上小邦林立,“大魚吃小魚”的遊戲每天都在上演,雅隆河穀的悉補野族也不甘寂寞,加入遊戲。他會製定新的遊戲規則嗎?輝煌瞬間即逝,風口浪尖上的新生政權,不知何去何從。在這英雄輩出的時代,誰將憑借自己的智慧,力挽狂瀾?誰能將風雨飄搖的政權推向輝煌?

一、壯誌未酬:拔劍四顧的達日年賽

在公元6世紀前,吐蕃仍然寓居山南,與眾小邦並存,雖然在聶墀讚普時曾征服過努王和蘇毗的苯教徒,但吐蕃小邦林立的狀況似乎並沒有多大改變,甚至吐蕃在眾小邦中也不算是最強的一支。但是當時的部族首領已經懂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遊戲規則,高原上的兼並戰爭激烈而頻繁,他們為了土地、牧場、奴隸而爭鬥著,悉補野氏也不能免俗地參與其中。無休止的兼並戰爭成就了一些人,也淘汰了一些人。淘汰者就此湮滅於曆史,成就者趾高氣揚,紮進新一輪的爭奪戰。大浪淘沙,象雄、蘇毗逐漸脫穎而出,成為高原上的佼佼者。

象雄,一個曆史悠久的部族,位於高原的西北部(今阿裏地區),那裏是苯教的發祥地。當吐蕃還在成長中的時候,她就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據說有自己的文字,醫學和星象學頗為發達。漢文史書稱之為羊同,實力雄厚,史載有“勝兵九萬”。傳說中他統治的地域很遼闊,西連克什米爾,北接青海西南地區,南抵印度和尼泊爾。在吐蕃統一高原前,象雄在十二小邦中勢力較大,是吐蕃統一不可回避的勁敵,即使是在鬆讚幹布統一高原後,象雄仍然時叛時降,難以調服,令吐蕃十分不安。直到赤鬆德讚時期,象雄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吐蕃屬民。

蘇毗,另一個高原上的強者,藏文史籍稱之為“森波”。女國,是漢族史籍對她的稱呼。在蘇毗的早期,女權極盛,女王負責處理國家事務,男子的職責是征戰。古時蘇毗的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的西藏那曲、昌都地區與青海玉樹相連的地方,廣闊的草原帶來了畜牧業的繁榮,豐富的資源帶來了貿易的興盛,攜帶著玉石、朱砂、麝香、牛、羊、鹽的商人們往返於蘇毗和鄰近邦國,從中獲取利潤,也給蘇毗帶來了繁榮。

在諸小邦統治高原時代,聰明的高原人已知道分則弱、合則強的道理。統一成為一個趨勢,一股潮流,也造就了象雄、蘇毗等的強盛。可是誰又知道,這些繁華會不會如鏡花水月般很快消失?曆史最終會選擇他們嗎?接下來的曆史說明,不是象雄,也不是蘇毗,曆史的選擇另有其人,那就是雅隆悉補野氏。

地處山南雅隆河穀的雅隆部落在經曆了多代人的努力,到達日年賽統治的時期,羽翼漸豐。達日年賽是第一個帶領吐蕃人開展統一事業的讚普。關於達日年賽的父母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傳說,仲年代如因為疑慮染上了癩病。之後,他從達布娶了一名貌美的女子,名叫琛薩路傑。但不知什麼原因,這個美女日漸變得醜陋。仲年代如不解其故便問其原因,妻子說她的家鄉有一種這裏沒有的食物,變醜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的。仲年代如便派人飛速趕往妻子的家鄉去取這些食物,仆人取回來的竟然是很多用油烹炸的蛙,並把這些蛙放到了庫房裏。妻子吃到這些炸蛙,很快恢複了昔日的姣好容顏,仲年代如很感興趣,也想嚐一下如此神奇的食物。但當他打開倉庫的門,看到一堆蛙的屍體,疑慮症便又發作,隨之染上了新的疾病。傳說仲年代如夫婦是活著被埋入墳墓的,因此他們的陵墓被稱為“圓形活墓”。

達日年賽是仲年代如和琛薩路傑的兒子。據史書載,這位讚普是盲人,經過吐穀渾醫生的診治,才得以重見光明。因為這位吐穀渾醫生在給達日年賽治眼的時候,從其門前懸掛的靴子底下穿過,所以吐穀渾一方預言以後將會被吐蕃征服。達日年賽名字的意思是“達日山(虎山)上的盤羊”,因為他複明後看見的第一幕便是盤羊。史書也載,在他的帶領下,雅隆地區經濟發展飛速,貿易的發展促使了升、鬥、秤的發明,而這些又反過來促進了貿易的便利和興盛。在達日年賽時期,據說三分之二的小邦都被他征服,本巴王、吐穀渾王、昌格王、森巴王,甚至象雄王都被他收在治下。漫長的積蓄與等待,吐蕃終於有了統一高原的雄心和實力,當時機到來,他就可以展翅翱翔了。而處於雅魯藏布江北的蘇毗恰恰在這個時候給了吐蕃絕佳的時機。

當時蘇毗境內正在爆發一場信任危機,引發者是蘇毗王森波傑達甲吾。她昏庸無能,不納忠臣良將之言而偏聽佞臣諂媚之語,“王昏昏於上,臣仆則惴惴於下”。更為糟糕的是,蘇毗的王權也在這時一分為二,一半掌握在森波傑墀邦鬆手中。這時,大臣念·幾鬆不顧安危犯顏直諫,希望國家能夠免於災難,但森波傑達甲吾仍然不改往日做法,不僅聽不進去忠言,而且念·幾鬆還慘遭驅逐。

被驅逐的念·幾鬆投靠了森波傑墀邦鬆,不久,兩人聯手殺死了森波傑達甲吾。在念·幾鬆的協助下,森波傑墀邦鬆得到了她夢寐以求的東西——完整的蘇毗王權,從此稱霸拉薩河流域,念·幾鬆也得以位極人臣。戲劇化的是,森波傑達甲吾不聽念·幾鬆的勸告造成了她的悲劇,而森波傑墀邦鬆對念·幾鬆極度袒護的做法,同樣使她難以逃脫被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