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千年祈盼:雪域王國的橫空出世(4)(1 / 3)

走出寒冷的山穀,雪山的寒氣就被遠遠地撇在身後,迎麵而來的是戈壁灘上的炎熱氣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總是給人一種單調的灰褐色,仿佛刹那間將四周的一切凝固了起來,永遠靜止不動。在火辣辣的陽光下,戈壁荒漠蒸騰著滾滾熱浪。通彌桑布紮等人為了節省用水,已經半天沒有喝一滴水了,每個人的嗓子像著火了一般。

派出找水的人一個都沒有回來,有的人已經走不動了。大家沒精打采地躺在灌木叢帶來的涼陰處休息,難道老天真的要阻攔我們遠赴天竺求學的步伐嗎?通彌桑布紮堅信人定勝天,隻要心存希望,就沒有翻不過的山,渡不過去的河。

正在大家絕望之際,外出找水的人回來了,告訴大家在東南七八十裏處有一塊小小的綠洲。大家得知這個喜訊,頓時精神百倍。通彌桑布紮讓身體虛弱的人原地休息,其他人前往綠洲取水。大家得救了,通彌桑布紮更加堅信這是上天對留學人等的考驗。

留學人員一路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來到了他們魂牽夢繞的天竺。通彌桑布紮等人首先拜會了當地婆羅門著名學者李敬,向他學習語言文字學。由於通彌桑布紮的虛心好學,李敬逐漸喜愛上了這個來自吐蕃的弟子,對其格外關照,時常親自指點。通彌桑布紮很快就掌握了詩歌、文字、語法等各個方麵的基礎知識。通彌桑布紮在學習語言之餘經常拜訪各地的有名學者,虛心向他們求教。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他的足跡遍布天竺,後來還師從拉日桑格等班智達學習聲韻學。

完成學業後,通彌桑布紮等人攜帶了大量的大乘佛教經典回到邏些。鬆讚幹布熱情地款待了這些學成歸國的留學生,並詳細詢問了在天竺的學習生涯,通彌桑布紮一一回答了讚普的詢問。隨後,通彌桑布紮仿照納卡熱和伽什彌羅等文字,同時參考了原來藏語的某些特征,從梵文16個元音字母中取用了4個元音字母,再從梵文的34個輔音字母中,去掉5個反體字和5個重疊字,新創了6個字母,最終創製了4個元音字母和30個輔音字母組成的藏文。另外,通彌桑布紮還考慮到了藏文的書寫方式,根據梵文蘭劄字體創製了藏文的有頭字——楷體,根據梵文哇都字體創製了藏文的無頭字——草體,吐蕃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字。

通彌桑布紮將新文字獻給鬆讚幹布,讚普大喜,重賞了他,並下令將新文字頒行全國。為了推行新文字,鬆讚幹布下令將新文字刻在甫東堅果囊多寺的山崖之上,同時帶頭學習新文字,並獎賞那些學習優秀之人。

為了滿足大家學習新文字的熱情,通彌桑布紮還利用新文字編著了《聲明學》、《藏文三十頌及相轉論》,並與助手們翻譯了大量的佛教經典,著述了8部有助於人們學習藏文的藏文文法著作,可惜今天隻有兩部流傳下來。人們通過學習佛學經典,不僅學習了新文字,而且得到了佛教文化的熏陶,同時新文字與佛教緊密地結合起來,為佛教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獲得讚普極大讚賞的通彌桑布紮,引起了許多大臣的不滿,他們心中憤憤不平,覺得自己南征北戰竟然抵不上個創製文字者。通彌桑布紮得知大家對自己的不滿情緒,作了一首詩來表明心跡:

在這邊荒涼的蕃地,

我是最初有成就的智者,

我是消除黑暗的明燈,

榮獲君主如日月般的尊敬,

百官臣僚中,舍我其誰!

對雪域蕃地的芸芸眾生,

我通彌的恩惠非輕。

基於通彌桑布紮的貢獻,鬆讚幹布任命他為執法大臣,地位在其他大臣之上,他的塑像至今還被供奉在大昭寺內。

藏文的創製,使吐蕃曆史的流傳再也不隻是簡單的口耳相傳,而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字記載,為我們今天研究吐蕃曆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典籍文獻。追尋著曆史的痕跡,我們可以重溫鬆讚幹布金戈鐵馬的倥傯歲月,品味雪域高原的點點滴滴……

四、異域連理枝:走進高原的兩位美嫁娘

聯姻是加強雙邊關係的最好方式,也是吐蕃王國和其他部落保持融洽關係的重要手段。隨著吐蕃與周邊王國關係的密切往來,聯姻逐漸進入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中。

相傳,觀世音菩薩路過吐蕃之地,看到那裏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痛地留下了兩滴眼淚。這兩滴淚珠成為度母,化為兩位美麗的公主,前往西域解救苦難之中的吐蕃人們,這兩位公主一個是綠度母赤尊公主,一個是白度母文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