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都鬆讚的死,對赤瑪倫是個致命的打擊。中年喪夫,老年喪子,人生中兩種最大的不幸都讓她趕上了,她傾注了畢生心血的赤都鬆讚竟然離她而去!她強忍心中的悲傷,不能讓赤都鬆讚的事業毀於一旦。在江山易主的非常時期,國內霎時風雲變幻,各種勢力企圖趁著國內動蕩進行叛亂,尤其是拉撥布與其弟野祖茹(即後來的赤德祖讚)背後的兩大政治勢力之間的爭鬥,一旦處理不好這兩大勢力的平衡關係,吐蕃就有可能分裂。同時,岱仁巴農囊紮和開佳多囊等權貴也開始叛亂。自丈夫死後,她從未遇到過這種情形,然而她自己不能亂了陣腳。在如此紛亂的時局下,赤瑪倫重新激起了鬥誌。她果斷地派兵平定叛軍,並在神聖的那拉山頂處決這些叛臣,以儆效尤。
然而,她的太後身份已經震懾不住來自各方麵的壓力,所以赤瑪倫毅然逼迫長孫拉撥布讓位,由她直接以吐蕃最高統治者的身份管理國家政權。在男權社會,男人從來不喜歡女強人,但是赤瑪倫卻不得不選擇女強人的道路。大家都以為登上讚普之位風光無限,但是又有誰知道其中的苦楚呢?坐在讚普位上,無異於坐在針氈上,朝野上下頗有微詞,尤其是元老集團更是以沉默表達了抗議之情。或許他們已被赤瑪倫的強硬手段嚇怕了,或許是勸誡也無濟於事。總之,除了沉默還是沉默。
執政後,赤瑪倫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將兒子赤都鬆讚安葬在美爾蓋靈堂,並任命殲滅噶氏的有功之臣魏·莽布支拉鬆為大相。但是不久她就發現魏·莽布支拉鬆與反對派過往甚密,便立即下令將其處斬,並派人查抄叛臣家族的財產,將抄獲的財產賞賜給忠誠之人。重新任命忠於王室的韋·乞力徐尚輾為大相,坌達延埠鬆等為大臣,同時派兵加強對各地的監控,使得瀕臨於分裂的吐蕃王國重新穩固。
吐蕃的附屬國邦悉立國,趁赤都鬆讚大喪之際,乘機反叛。一旦得逞,處於觀望狀態的其他邦國以及大部分的部落首領均會揭竿響應,到那個時候吐蕃真的要陷入一片戰火了。赤瑪倫來不及思索,立即派精兵10萬迅速地消滅了邦悉立國叛軍,直接將其領土劃入吐蕃版圖。
為了加強軍隊建設,赤瑪倫進行了一係列改革。首先將百夫長改為千夫長,統計核對禁軍的紅冊(相當於今天的衛戍區的軍籍)以及三個茹拉軍冊;其次,征集青壯兵丁和馬匹補充到部隊,擴充部隊並提高士兵的戰鬥力;再次,廣開稅源,不僅征收農業稅,還增加征收黃金稅等項目,大大增強了吐蕃的財力、物力、兵力,為吐蕃的進一步擴張奠定了基礎。
為了改善唐蕃的關係,赤瑪倫以吐蕃讚普的名義向大唐求婚,703年為兒子赤都鬆讚、707年、709年為孫子赤德祖讚連續三次向唐朝派出求婚使團。710年,大唐終於同意將金城公主嫁給赤德祖讚為妻。赤瑪倫派大臣尚讚咄熱拉巾為迎婚使,率領千餘人,赴唐迎接金城公主。711年,唐朝將唐蕃爭戰已久的河西九曲之地作為金城公主的嫁妝“湯沐邑”割給吐蕃,金城公主的入蕃將唐朝與吐蕃關係的發展推進至新的高潮。
迎娶了金城公主後,赤瑪倫完全退出了吐蕃的政壇,放手讓赤德祖讚掌控吐蕃的大局。不知道是完成了自己的心願,還是孫子的能力已經成熟,她強撐的精神驟然鬆弛了下來,身體大不如以前。712年冬天,赤瑪倫的病情加重,她望著滿是淚痕的赤德祖讚,鼓起全身最後一絲力氣,抓住孫子的手,諄諄囑托著孫子:愛惜自己的子民,保衛好祖上的基業。赤德祖讚號啕大哭,聲震殿宇。赤德祖讚為祖母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宣布廢朝十日為太後守靈。
赤瑪倫雖然是被吐蕃曆史塵封已久的曆史人物,但是她的偉大功績卻是無法湮沒的。她是一個野性的女人,雪域養育了她的剛烈的性格;她是一個神奇的女人,先後經曆了四代讚普,輔助了三個讚普;她是一個睿智的女人,輾轉於政治的風口浪尖之上,為吐蕃王國開辟了盛世偉業;她是一個神秘的女人,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她的內心世界。她影響和塑造了兩代偉岸之君,將吐蕃的國勢推向巔峰!
她的去世,標誌著赤瑪倫時代的終結,吐蕃王國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然而,即將來臨的一切究竟是好是壞?所有人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著,觀望著……
三、再續前緣:掀起金城公主的紅蓋頭
早在703年春,吐蕃就派遣使者攜帶貢品良馬千匹、黃金兩千兩前往長安為讚普請婚。但是赤都鬆讚沒有等到大唐公主到來就死於第二年征討南詔的途中。吐蕃大喪,和親之事隻好暫時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