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15年開始,宗哥聯盟派兵攻打宋朝的秦州(今甘肅天水),三都穀一戰,宗哥聯盟軍隊遭到了宋將曹瑋的絕地反擊,損失慘重,大敗而歸。三都穀之役使唃廝囉威望大減,屬部紛紛向宋朝稱臣,宗哥聯盟隨之瓦解,同時也導致了唃廝囉和李立遵矛盾的加深,二人最終走上分道揚鑣的道路。
不久,唃廝囉率部前往邈川城投靠宗哥部另一大勢力——溫逋且集團。
宋朝出於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對付西夏政權的需要,於1032年封唃廝囉為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同時封賜唃廝囉政權的幕後掌權者溫逋且為歸化將軍。加上甘州回鶻的殘部來投奔,唃廝囉政權如虎添翼,得到了迅速發展。
隨著唃廝囉政權的不斷壯大,溫逋且的野心開始急劇膨脹。他深知道理大不如拳頭硬的真諦,而且唃廝囉已經不是當初剛登上王位的孩子了。不僅如此,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唃廝囉早已在暗中發展實力,並試圖變相削弱自己的權力。於是,溫逋且萌發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黨項元昊西征河湟,利用離間計分化唃廝囉和溫逋且的關係。麵對黨項大軍,作為邈川集團首領的溫逋且首先想到的是要保存自己的實力,而且擔心早已成為李立遵女婿的唃廝囉蠶食自己的權力,威脅自己在邈川集團中的地位。對於唃廝囉而言,自從他登上王位後,絲毫不敢掉以輕心。他對政權內的形勢十分清楚,溫逋且才是他最需要防備之人。他心中一直提防著溫逋且的一舉一動,不敢放鬆。
終於,溫逋且按捺不住了,他聯絡一部分親信試圖在王廷上利用議事之際發動政變。但唃廝囉早已在王廷四周埋下伏兵。由於唃廝囉的英明果斷,很快這場叛亂就被平息,軍政大權也掌控在了他的手裏。之後,唃廝囉將政權的重心遷至青唐(今青海省西寧市)。從此,青唐就成為了唃廝囉政權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
唃廝囉掌控局麵後,明確表明了附宋抗夏的政治態度,在各方勢力的對立中力求發展壯大。由於唃廝囉出身吐蕃王室,因此唃廝囉政權也稱為吐蕃王朝。麵對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黨項集團的步步進逼,那種“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複統一”的河隴吐蕃部落必須重新統一起來,形成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政權組織對抗外來之敵,否則,他們根本不可能擺脫被黨項消滅的命運。
1035年底,元昊進犯河湟。
犛牛城、安二、宗哥、帶星嶺諸城均遭到猛烈的進攻,唃廝囉率領將士進行了殊死抵抗。“撲哧!撲哧!”六穀部士兵的弩箭力度非常強勁,不時有黨項騎兵中箭掉下馬。但迅速奔馳的戰馬並沒有因此停下,輪不上唃廝囉的士兵們射出第二輪箭。
經過一番廝殺,戰場上隻有那些移動、叫喊、呻吟才表明這些人是活著的。銳利的長矛,半斜插在地上,磨得鋒利的矛頭,在陽光中閃著冰涼的光芒。戰旗倒在一個士兵的旁邊,旗角掩蓋著他那張充滿著稚氣的麵龐……
最後,黨項軍隊直逼唃廝囉的都城——青唐城。由於兵力懸殊,唃廝囉采取了以逸待勞的策略,堅守青唐。元昊率兵渡過湟水,並在水中安插小彩旗表示水的深淺。唃廝囉派人暗地將彩旗移至水深處,待黨項兵將人困馬乏之際,突然出兵,一鼓作氣將其擊敗。黨項軍隊敗退搶渡湟水,由於表示淺水的旗子被移至深水處,軍隊溺水而亡者不計其數。這一戰,極大地地提高了唃廝囉在吐蕃各部的威望,增強了他的號召力。之前叛離唃廝囉政權的吐蕃部落紛紛來附,政權實力達到了鼎盛時期。
為了重振吐蕃王朝昔日的榮耀與輝煌,唃廝囉在遷至青唐後的20多年中,采取種種措施加強王朝的統治。
吐蕃王朝的振興就是從盟誓製度開始的,唃廝囉深知這項製度對各部團結的重要性。吐蕃王朝在平民奴隸起義打擊下,四分五裂,互不統屬,極大地削弱了各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如此局麵下,要想將各部統一起來,盟誓製度無疑顯得更為重要。隻有通過盟誓,才能使各種力量齊心協力,繼續書寫吐蕃的傳奇。唃廝囉通過盟誓,恢複王朝權威,同時也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另外他還設立了一整套朝廷儀規,議事、決斷、監督、褒貶的程序和法規,規定了王是神聖的,可以主宰國家的一切,屬民需要無條件擁護支持,各部都要依據盟誓內容行事。
青唐地區的佛教信仰十分流行,利用佛教進行統治無疑也是個很好的辦法。唃廝囉將佛教定為國教,佛教寺院逐漸遍及整個唃廝囉統治地區,如青唐城西北的郭莽寺、河州的積慶寺與國門寺、岷州的廣仁禪院、熙州的大威德禪院等。當時在今平安縣北已經出現了佛家修建的洞窟,後宏(藏傳佛教對吐蕃王朝滅亡後佛教重新得以弘揚時代的專稱,亦即“後宏期”)始祖喇欽·貢巴繞賽到此弘揚佛法,1035年圓寂於此。為了紀念這位為弘揚佛法作出突出貢獻的高僧,他的弟子與信徒在該處修建佛堂,安多地區因此出現了第一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