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軍力三百年不衰的大明王朝(2)(1 / 3)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跟他形神俱像,也極有才幹。但向群臣谘詢的時候,大臣劉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麼將置皇二、三子於何處?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別被封為了秦、晉、燕王,三人都手握重兵,如果由於爭儲而發生內訌,那將遺患無窮。況且,朱棣是庶出(後來雖然朱棣登基後自稱是馬皇後所生,但這種說法顯然難以令人信服),立之則有違古製,天下人不服。因此,朱元璋欲立朱棣的想法隻好作罷。明朝以儒教立國,而儒家思想中的繼承原則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太子朱標為皇後馬桂英所生,而朱標英年早逝,朱標的嫡長子也夭亡,因此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理所當然地被朱元璋立為皇位繼承人。但是,朱元璋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臨死前雖曾囑托:皇太孫懦弱,望各位卿家扶持。但靖難之變,或是他始料未及的。

2.叔篡侄位為哪般

太祖朱元璋在位之時,為屏藩帝室,將諸子分封為王,鎮守要害之地。鎮守北方邊塞的諸王因參與對蒙古的用兵,有權節製諸軍,勢力漸強。

及朱允炆即帝位,諸王尾大不掉,即與齊泰、黃子澄密議削藩,先後削廢周、齊、湘、代、岷五王,剪除燕王手足,形成對燕王朱棣的壓迫之勢。

朱棣素有大誌,本就不滿在一個毛頭小夥子手下做一個藩王,早就在暗中秣馬厲兵,以待時變。這時建文帝要奪他的權,他自然不甘坐以待斃,便於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為名於北平(今北京)起兵,號稱“靖難”。朱元璋當國時,恐奸臣篡權,規定藩王有舉兵清君側,鏟除奸佞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元璋立孫不立子,已埋下禍根,又留下這條祖訓,結果給了朱棣一個“名正言順”的出兵理由。不過,朱棣醉翁之意不在“靖難”,而在奪位。

朱棣起兵不久,即掃平了北平的外圍,排除了後顧之憂。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大軍渡江,下鎮江,直逼京師,守軍迎降。是年,朱棣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朱棣起兵篡位,興“不義之兵”,為天下人所指,且據北平一隅之地,勢小力弱;而建文帝傾全國之力,又占盡道義上的優勢,卻為何屢敗於朱棣,四年時間即丟了江山呢?這其中自然與建文帝寬仁懦弱的性格有關,但他的祖父朱元璋也“難辭其咎”。

朱元璋開國之後,無論是同起草莽、忠心耿耿的元勳,還是計定乾坤、輔國佐君的良臣,或是能站善戰、勇冠天下的悍將,都被他一一除盡。因此,當靖難之役發生後,建文帝身邊竟無一可用之人。這是朱元璋未曾預料的,而讓他更沒想到的應該是,他機關算盡,預防一切外人,卻唯獨沒有想到會禍起蕭牆,自己精心打造的拱衛帝室的王牌,結果卻成了終結自己欽定的接班人的銳器。

3.建文帝生死之謎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燒死?密道遁逃?山野為僧?——這個皇帝的生死,成了600多年懸而未決的“明朝第一謎案”。

第一,自焚說。

《太宗實錄》中記載,燕王進入金川門後,建文帝下令焚宮,攜皇後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中內侍都說建文帝已自焚,並從火堆裏扒出一具焦屍證明之。後朱棣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第二,出亡說。

《太宗實錄》中自焚說的可靠性為人們所懷疑,因為朱棣就曾經三改《太祖實錄》,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為自己的篡位尋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由於永樂一朝政治高壓、文網嚴密,所以建文帝出亡之事並沒有留下記載。但是,天順、正德朝之後,關於建文帝出亡說的史料開始多了起來。關於建文帝出亡一事,穀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最具有代表性。他認為建文帝並未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護下由密道逃出南京,出家為僧。

《明史》中也說,朱棣不知建文帝生死,故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不過,朱棣為了不留下“殺侄奪位”的惡名,故弄玄虛,留下曆史疑案,也未可知。

那麼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和結局到底怎樣,至今仍沒有定論,隻能說“下落不明”,正如《明史·恭閔帝本紀》中所述:“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

從南京到北京

1.短命都城——朱元璋的猶疑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後,遂開始考慮定都事宜。朱元璋起於南方,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一直將南京作為自己博弈天下的根據地,因此朱元璋首先將目光投在了南京。但是,定都南京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其一是有人認為此地風水不好,曆史上建都南京的朝代都是短命王朝,因此有人說南京是短命都城;其二是南京偏於江南,一旦北方燃起戰事,鞭長莫及。但是,大明帝國為什麼還是定都南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