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聖矛之城(2)(3 / 3)

這個龐然大物必須動起來。--那是他唯一的機會。如果土耳其主力部隊不動,站在原地迎戰十字軍,那這個賭博根本就沒有勝算。

一切都取決於土耳其人的決定。波希蒙德的手緊緊地攥著劍柄,嘴裏喃喃念叨著:“主啊,主啊!”

忽然,一麵阿勒坡旗幟輕輕動了一下。緊接著,更多的旗幟開始揮動。土耳其主力部隊開始向前進軍,進入了山與河之間的平原。

這時,他們後撤的前鋒和主力部隊碰到了一起。軍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陣輕微的混亂。這就像石子激起的漣漪,很快就會消失。

波希蒙德等待的就是這個瞬間,他用盡全力喊道:“進攻!”

第六支部隊,也是最後一支,開始發起了衝鋒。

騎士們平端著長矛,排成緊密的陣列,向前衝去。

透過頭盔,他們看到無數攢動的人頭,但他們注意的隻是自己矛尖上的一點。衝鋒!撕裂敵人!衝鋒!用矛撕開一條通路!他們的一生,不都是在接受這樣的訓練嗎?他們的一生,不就是為了等待這樣的時刻嗎?

陽光灑在他們身後,把飛舞的影子烙在大地上。積雪在他們馬蹄下迸濺,激起一片白色的霧霰。蒼茫的原野上,騎士們如同凝聚成了一把鐵劍,向土耳其人側翼掃去。

馬像風一樣地飛馳,敵人越來越近,騎士們發出一聲呐喊,矛頭直直向前揮去。

一陣鐵的轟鳴。

太陽西下的時候,地上鋪滿了阿勒坡人的屍體。

整個戰鬥結束了。十字軍迎來了輝煌的勝利,阿勒坡軍隊全線潰敗,逃回了阿勒坡。波希蒙德騎著戰馬在戰場上來回奔馳,享受勝利的喜悅。

這是給春天的獻禮,黑暗的冬季即將過去,希望的曙光終於要來臨了。

除了奇跡,什麼都不需要

風信子鑽出了大地,在清冷的天空下,紅色的花朵燦爛綻放,如同春天的唇間流下的一滴血。

雪融成了水,水流進了河,河衝入了海。粼粼海波迎來了暌違已久的客人:船隻。

3月4日,一支英國艦隊抵達聖西門港。它們帶來了食物、器械和工程人員。不久,更多的船隻從四麵八方來到聖西門。

地中海終於蘇醒了。

漫長的冬天終於過去了。十字軍跪在風信子叢中,淚水盈眶。他們熬過來了,??們終於熬過來了!

十字軍重新恢複了活力。饑饉得到了緩解,人員得到了補充,還有了寶貴的軍事物資。他們浪費了一個秋天,苦熬了一個冬天,如今他們必須抓緊這個春天。

波希蒙德他們檢討了半年來的戰況。

一開始他們就犯下了錯誤:沒有合圍安條克!安條克城牆太堅固,守軍又太強大,正麵進攻很難成功。那麼隻剩下一個出路:合圍它,削弱它,絞殺它。不合圍安條克,土耳其人就能不斷獲得補給。他們還可以突襲十字軍,捕殺他們的搜糧隊。整個冬天,更像是安條克在包圍十字軍。

合圍的關鍵點就在安條克的東翼--橋門。它切斷河流,分割南北,是整個防禦體係的軸心。

一場血戰爆發了。十字軍全力以赴,擊敗了橋門守軍。一千五百個土耳其人、九位埃米爾命喪門前。十字軍埋葬了自己的同伴,但沒管那些土耳其人的屍體,任由它們躺在猩紅原野上。

等夜幕降臨時,守軍偷偷潛出安條克。他們來到橋門前,一麵哭泣,一麵安葬自己的同伴。十字軍遠遠地看著,無動於衷。

但一到白天,十字軍就挖出了土耳其人的屍體,剝光他們的衣服,砍斷他們的頭顱。一千五百根長矛豎在營地前,每根長矛上插著一顆土耳其人的頭顱。

尼西亞城的景觀終於出現在千裏之外的安條克。

戰鬥過後,從海上運來的物資、工匠派上了大用場。

3月,雷蒙伯爵在橋門外修建一個城堡--雷蒙堡。這個城堡牢牢鎖住了橋門,安條克的東翼終於被剪除了。

4月,南麵的聖喬治門外,另一個城堡--唐克裏德堡拔地而起。這個城堡由唐克裏德全權負責。

至此,安條克六個城門被封鎖了五個。隻有鐵門過於險峻,無法封鎖。但是,在鐵門和十字軍營地間,十字軍也修了一個防禦城堡。

安條克的合圍基本完成。兩個月之內,形勢完全逆轉。這次輪到安條克挨餓了。十字軍截獲了大量的食物、馬匹,它們本來是要運入安條克的。而十字軍的補給,還從海上源源不斷地運來。那個不堪回首的冬季永遠結束了。

十字軍縱馬在春天的原野上奔馳,他們在一千五百顆頭顱間穿梭,他們在五道城門前嘶吼,他們的十字旗幟在風中獵獵飄揚。

他們已不是當年兵臨尼西亞城下的大軍了。一年前,他們有六萬之眾,馬匹超過兩萬。現在,他們人數不到三萬,其中能披甲上陣的可能隻有一半。至於馬,最多隻有幾百匹。

在他們麵前,還是那座雄偉的安條克城。在他們四周,依舊是浩瀚的伊斯蘭世界。

而在六百公裏外,一團巨大的烏雲正在聚集,電火雷霆在雲層後嘶嘶作響,等著發出它的霹靂一擊。

烏雲有個名字,叫克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