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苦難,然後複活
耶路撒冷。
它是榮耀之城,它是哀愁之城。人民的讚美照耀著它,人民的血淚澆灌著它。城市裏的每一塊磚石、每一級台階,都被噴灑過殷紅的鮮血。沒有別的原因,隻因為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有位作家寫道:“世間的美麗與榮耀,上帝把九分給了耶路撒冷,剩下的一分給了其餘的地方。世間的苦難與哀愁,上帝把九分給了耶路撒冷,剩下的一分給了其餘的地方。”
這就是耶路撒冷,這就是耶穌要去征服的城市。
耶穌騎著一頭母驢,走向耶路撒冷。他身後,是那些弟子們。
他為什麼不騎著白色的駿馬,進入耶路撒冷?彌塞亞難道要騎在一頭驢子上,完成偉大的征服嗎?在那個時代,駿馬代表著權力,而驢駒則代表和平。耶穌依舊是彌塞亞,但卻不是手持寶劍、騎著白馬的王者。他扔下了心中的寶劍,坐在驢背上,奔向耶路撒冷。
弟子們依舊沉浸在夢幻之中。
耶穌不騎駿馬,那也很好。先知書裏不是說過嗎:“錫安的居民哪,要歡喜快樂!耶路撒冷的人民哪,你們要歡呼!看啊!你們的君王來了!他得勝凱旋而來,卻謙虛地騎著一頭驢子。他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
從大河直到地極,這是多麼遼闊的國土!
這是凱旋之旅。他們的老師要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坐在大衛王的寶座上,統轄萬國。祭司們和羅馬人將像塵土一樣,被大風吹得無影無蹤。而他們也將分享老師的榮耀,無論在天庭,還是在地上。
他們苦苦追隨了耶穌四年,現在是收獲的日子!權力、榮耀、寶座,蠱惑著他們的心,讓他們興奮莫名。
耶路撒冷出現在眼前。
從橄欖山上望去,整個耶路撒冷盡收眼底。高大的城牆環繞著它,十二座城門拱衛著它,雄偉的錫安山支撐著它。在金門之後,是整個以色列的心髒--耶和華的聖殿。
當火紅的太陽從天邊升起,陽光會灑在聖殿之頂。此時,覆蓋金屬的殿頂會射出金色的光芒。它們震顫著、混雜著、變幻著,在晨曦中譜寫著光之音樂,像是唱給耶和華的光焰讚歌。從橄欖山上望去,整個聖殿如同燃燒著的黃金之宮。
這是以色列獻給耶和華的禮物。在金光中,以色列向自己的上帝祈禱。
--為了自由,為了勝利,為了彌塞亞!
耶穌久久地望著耶路撒冷。
他見過這個城市。他曾踩在它的殿頂上,忍受著魔鬼的誘惑。他跳下了?他沒跳下?他還是最後跳下了?主啊,莫使我動搖如風中之葉,當使我堅定如不轉之石。
--不,他最終還是沒有跳下。
所以如今他騎在驢背上走向它,充滿哀傷。一句話忽然跳進他腦海。就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
耶穌回過頭來對弟子們說:“你們知道我們此行的結果嗎?”
“老師,你會坐上大衛王的寶座,然後……”
“我會承受苦難,被折磨,被殺死……然後我會複活。”
弟子們鴉雀無聲,他們麵色慘白,驚恐萬分。難道這就是他們光榮的征服之旅?
耶穌注視著山下的耶路撒冷,眼淚不自覺地流出--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但願你能記住今天的事。”
感謝上帝
許多耶路撒冷人迎接他們,耶穌的名聲早已傳播到這裏。他們用盛大的儀式歡迎北方的先知,有人把自己的外衣鋪在道路上,有人把細嫩樹枝撒在地上。耶穌騎在驢上,踏著這些衣服和樹枝,進入耶路撒冷。
當人群擁擠在一起時,就會變成一個神經質的怪獸。它隨時準備哭泣,也隨時準備歡笑。它可以打倒魔鬼,也可以殺死天使。
今天,這個怪獸準備高歌歡笑。
它爆發出了喊叫:“和散那歸於大衛王的子孫!應主之名而來的應當讚頌!和散那歸於至高之天!”
耶路撒冷人希望耶穌會帶給他們一個奇跡。
人群簇擁著耶穌,走進這個城市。在他們身後,隻留下遍地的樹枝。
今天有事要發生
聖殿裏人聲嘈雜,就像一個熱鬧的集市。
--再有六天,就是逾越節了。
猶太人有四個傳統節日,而四月份的逾越節是最隆重的。它是為了紀念耶和華擊殺敵人,帶領他們擺脫奴役而設立的。猶太人會從整個以色列乃至從整個東地中海沿岸趕來,參加這個節日。數以萬計的人湧到聖殿前,向它奉獻祭品。
異邦人留在它的最外圍。所有的外族人,哪怕是羅馬主子,也隻能站在第一層台地上。那裏用希臘文和拉丁文寫著警告:不信教者不得進入上層台地,違者一律處死!猶太人可以昂首闊步進入二層台地,所有的女人都要留在這裏,這裏是女院。隻有男人才能進入第三層台地。
那裏有一座鑲嵌金銀的青銅大門,“以色列院”就在大門後麵。以色列男人可以進入這個院子,朝拜台地頂端的“至聖所”。
每個朝聖者都意味著一筆財富。
這裏有各種貨物出售:祭神用的斑鳩、羊羔、經卷、乳香、酒和油,甚至還有成群的牲口。聖殿外還聚集著大批錢商。羅馬和希臘的錢幣不能奉獻給上帝,因為上麵有異族人的頭像,因此錢商也就應運而生。他們熱心地幫朝聖者兌換本地貨幣,順便收取高額手續費。
聖殿區域成了一個巨大的集市。牛羊在柱廊周圍打著響鼻,鴿子撲打著翅膀在地上蹦跳。小販、手藝人、錢商到處都是,他們擁擠在每一個角落裏,大喊大叫,招徠主顧。討價還價的喊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