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各各他(2)(1 / 3)

這個時候,對麵一個女人忽然懷疑地看著彼得。她是大祭司的女仆,長了一張狐狸臉。女仆對他吆喝起來:“嘿,你!我好像在哪裏見過你。你把頭抬起來!你是不是跟那個耶穌是一夥的?”

周圍的人都轉頭往這裏看。彼得嚇得臉都白了,對狐狸臉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隻是進來烤烤火罷了,根本不認識什麼耶穌。”

一邊說,彼得一邊朝門口走去。另一個女仆湊過來,指著彼得:“她說得不錯!這個人是耶穌一夥的。我在聖殿見過他。那個時候他神氣著呢!現在把脖子縮起來了,我照樣認的。”

彼得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上帝在上,我根本不認識耶穌!”

說完,他低著頭就要跨出大門。一隻手攔住了他。彼得抬起頭,麵前是那個大胡子。

“這麼匆匆忙忙可不好!她們說你跟耶穌是一起的。有這回事嗎?我聽你也是加利利口音。怎麼說?”

彼得莊嚴地舉起手:“我以耶和華的名義起誓,我是加利利人,但絕對不認識耶穌。”

大胡子看著他,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給彼得讓出了路。彼得飛快地衝進黑暗中,靠在牆邊,心還在拚命跳個不停。忽然,他聽到了一聲雞啼。

天要亮了。

彼得向東方望去,那裏已經升起淡淡的晨曦,橄欖山的輪廓隱約可見。一個聲音在他心頭響起:“你會拋棄我。今天雞鳴之前,你會三次說不認識我。”

另一個聲音在高喊:“主啊!我寧願死也不會拋棄你!我寧願為你舍棄生命!”

彼得痛哭失聲,為了他曾經的誓言,為了他脆弱的人性。

從大祭司的府邸裏爆發出喧嘩聲。彼得仔細諦聽,終於從喧嘩中聽出一聲聲喊叫:“判他死刑!”“死!”

不久,一群人從那裏湧出。走在最前頭的,是一個枯瘦的老人。他的袍服被撕裂了,在晨風裏一縷縷地飄蕩。大批衣著華麗的祭司和文士們緊隨其後,如同一個壯觀的凱旋儀式。彼得貼著牆壁,等著他們走過去。

然後他看到了耶穌。

耶穌被捆得緊緊的,臉上到處是血汙,眼睛被一片布蒙著。一個滿臉通紅的胖子用繩子牽著他。周圍的衛兵嘻嘻哈哈地跟在他旁邊。一個人朝他臉上吐了一口濃痰。另一個衛兵湊過來,猛地給了耶穌一耳光。耶穌一個踉蹌,差點兒摔倒。那衛兵大聲地笑了起來:

“先知!你也算是先知?狗東西!你是先知的話,那你知道不知道我要打你耳光?”他伸手又重重地打了耶穌一個耳光。“你是先知,那你告訴我,打你的人是誰?”

周圍爆發出哄堂大笑。

彼得的手攥得緊緊的,幾乎要掐出血來。

他在祈禱:讓他們快點兒過去,這一幕快點兒消失!他在祈禱:讓大地吞沒我,讓我這個懦夫去死!

淚水跌落在塵土裏,全無聲息。

咫尺之外,耶穌臉上沾著血和痰,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跌跌撞撞地走著,始終沉默不語。

這是他留給彼得的最後形象。

這個故事的最後一天

太陽在晨曦中升起了。今天星期五,是逾越節的第一天,也是這個故事的最後一天。

安東尼亞堡赫然聳立在陽光中。

四座塔樓坐落在四周。在塔樓中間,是一個巨大的城堡,高度超過二十五米。它位於山坡之上,俯瞰著耶路撒冷的街道,這是羅馬軍隊的駐地。

巍峨的塔樓裏,包裹著一頭巨獸。這頭巨獸統治著整個地中海,指揮著幾十萬高效的殺人機器。在地球上,隻有東方的漢帝國可與之相比。在此之前,西方從沒有過如此集中的權力--之後,也再未出現。

那是西方曆史上曇花一現的帝國時代。

這裏不是長篇大論介紹羅馬帝國的時候。我們在以後還會提到這個龐然大物。在這裏我隻做個簡單的評述。

羅馬帝國並不格外殘暴,它隻是全無心肝。它行善,但不是因為仁慈;它作惡,但不是因為殘忍。說到底,它想要的,隻是服從、秩序和金錢。

和曆史上的各個帝國相比,它物質上的成功幾乎不可思議。它為千百萬人帶來了和平。它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有地球上當時最完善的道路。帝國的繁榮讓人驚歎,少數富豪過著奢靡的生活,大多數普通人也都分享到了繁榮的成果。

但是它的精神世界在萎縮。

希臘人在擁有武力的時候,也渴求知識。他們是充滿了好奇心的探索者,這種探索讓他們充實昂揚。羅馬帝國渴求的隻有權力,因此,當它走上權力之巔,也就喪失了所有的追求。它既沒有對世界的好奇,也沒有蓬勃的生氣,隻是站在黃金珍珠堆中,日漸衰老。

羅馬的精英們分化了:一些人認為生活是無盡的享樂。一些人則認為生活是無盡的忍耐。無論是哪一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缺乏精神活力。他們已經不再瞻望未來。羅馬不是已經在巔峰了嗎?未來還有什麼值得期盼的?一種空虛的麻痹感支配著帝國精英。

羅馬是一台偉大的機器,但卻沒有靈魂。

它產生了璀璨文明,但文明的後麵又是深深的空虛。空虛的淵藪深不見底。羅馬人向裏麵丟下了成噸的玫瑰、如山的珠寶、千萬次奢靡的盛宴、無數次的殺戮遊戲,但深淵空虛如故。

這是一個成功的帝國,也是一個受傷的文明。

如今,耶穌和它迎麵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