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一個人的山南1(2 / 3)

住在乃東路或格桑路都有不錯的地方,豐儉由人,十字街口的月光大市場邊還有月光旅館,是運輸公司下屬的單位,在月光旅館裏往往聚集著大貨車,想搭車不妨去那裏問問。

街上的小飯館川菜居多,三餐很好解決,月光大市場裏的和平藏餐廳還是不錯的,其餘的藏餐廳已基本變成甜茶館了,擺著成排的桌椅,有女孩子在裏麵當差,娛樂活動以看電視,聊天為主,隻有茶,沒有食物。

2、澤當一瓊果傑一拉姆納木措一澤當

在36小時內從海拔六七十米的北,來到了海拔4500米的瓊果傑鄉,即使曾經上過一次高原,這樣做也仍然是一種冒險。短短的三四天裏,我經曆了四季交替的變化和瀕臨死亡的殘酷體驗。

變化多端的一天。

從澤當出發,向東沿雅魯藏布江行駛約30公裏後,進入土路地段,貧瘠的荒山風化得非常厲害,觸目都是灰黃的土色。道路非常顛簸,車速僅僅保持在每小時30公裏左右。從澤當到加查隻有200多公裏,但因路況險惡,不僅耗時較長,要6~7小時,車票也高達50元。有大約40多公裏的路是在河灘上行走,原來的路已經麵目全非,司機憑借經驗在河灘上時而涉水,時而爬坡地找路,山體完全是酥糖一樣的品質,在我看來,根本不具備修路的可能,這樣的路每年必毀,毀了再修,到雨季,這條路恐怕完全不能用了。

藏族女人的長袍真讓人羨慕,即使是穿了西式風衣的,也能高人一籌,停車休息時隻要背過身去,就能保證毫無走光地方便,因為想找個能遮蔽的樹叢或矮牆土坡之類的地方幾乎是妄想。沒有長袍和風衣,於是我就幾乎不喝水。

從澤當到加查之間要經過曲鬆,那真是個不毛之地,水是渾濁的水,山是灰突突的山。有的地方竟然像陝甘一帶的黃土高原一般的地貌,河流切割出巨大的筆直的土崖。有限的河邊田地裏,裝飾漂亮的犛牛開始春耕。曲鬆的太陽仿佛:是另一個星球上的,一點都不明亮,天空總是陰陰的感覺。鄰座的加查女教師說:一山之隔的加查才是個好地方,山清水秀,海拔低,氣候好,能種蘋果,核桃。

曲鬆和加查間的布達拉山山口大概有海拔4500米以上,山頂還覆蓋著白雪,車越行越高,溫度也越來越低,後來要換上抓絨褲才能抵擋。到達埡口時,路邊都是積雪,遠處皆為雪山,壯觀美麗。翻過山口,隨著高度的降低,景色也不斷變化著。山口一塊牌子寫著:禁止采摘杜鵑花,違者罰款100~200元。我腦海裏靈光一閃——目前好像正是杜鵑花開放的季節呀。

果然,當高度大約在4000米左右的地帶,山坡上綻放著成片的高山杜鵑,鮮豔的粉紅色令人為之一震,睡意全消,滿山遍野的杜鵑花海在雪山晴空下幾乎叫人發狂,連車上的回族老鄉都忍不住叫停,全然不顧罰款的規定下車采花。這真是個奇妙的景象,剛才還是冰雪覆蓋,轉眼就如睡花床,遠方雪峰林立,眼前卻鳥語花香。如此強烈的對比叫人瘋狂。麵對雪山杜鵑和嫩綠的草地,我幾乎滴下淚來。

到達加查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加查縣城的海拔可能隻有3200米左右,進城前看見了蔬菜大棚,果然是與眾不同的西藏縣城。乘客們都下車了,隻剩我一個人向司機師傅打探哪裏能找到去瓊果傑的車。司機說,問問當地的朋友吧。

司機和押車都是河南人,他們的朋友是在加查開飯館做蟲草生意的寧夏回族人。他們很熱情地把我接到他們的飯館裏,說幫我找上山的車,我有點戒備,他們又說,下午上山的車很少,不如我們用摩托車送你上去吧。我執意不肯,因為坐摩托車太不安全而且比較冷。

瓊果傑其實是個廟的名字,廟所在的地方實際叫做崔久鄉,但似乎沒有人叫這個地名,都說瓊果傑。我滿縣城找來找去,還是沒有車,最後隻好妥協,由飯館老板馬哈三的表弟小馬和另一位回族老鄉老馬駕摩托車送我上山,老馬拉行李,小馬拉我。

這下我帶的滑雪鏡提前派上了用場,本打算對付雪的,現在來對付風了。我全副武裝地穿著絨衣絨褲,帶著絨發帶護耳,係著絨圍巾,紗巾罩住眼睛以下的臉,滑雪鏡罩住鼻子以上部分,就這樣,騎在摩托車後座上出發了。

縣城非常小,出城進山隻是須臾。沿著雅魯藏布江加查峽穀行進,江麵深陷穀中,碧玉般的激流仿佛是江的上遊而不是下遊。過了雅江鐵吊橋,進入山穀,沿著另一條清澈的急流上行,這一帶植被豐富,山上布滿樹林,穀地裏的青稞居然已經抽穗,巨大的核桃樹參天而立,完全不像高原的景象。

路是砂石土路,路況尚可,摩托車能夠快速平穩地行進,兩邊景色撲麵而來,全身融入風景之中,愜意的感覺竟是自駕車都難以比擬的。風並不冷,空氣濕潤而溫和,漸漸地能看見白頭的山峰,杜鵑花在河邊開得正旺。

現在正是產蟲草季節的開始,每天上午都有上行的車輛載著挖蟲草的和收蟲草的上山,而下午,則是下行車輛,一路上遇到的車並不多,看來找車不易是的確的。載我的二馬其實醉翁之意並不在拉我,而在於收購蟲草。因為在蟲草季節,政府會發行收購蟲草的許可證,每證2000元,相當於交稅了,在全縣範圍的蟲草出產地都能使用。沒有證的不能從事蟲草收購的行為,根本連山都進不了,所以,二馬把收蟲草用的小秤讓我代為保留,我無意中成了他們上山的通行證和保護傘。

崔久鄉政府地處海拔4500米處,距離加查縣城52公裏。全鄉人口504人,分散在以鄉政府為中心的山上,我此行的目的地:聖湖拉姆納木措位於海拔5200米處,距離鄉政府大約15公裏。著名的瓊果傑寺也坐落在崔久鄉,始建於二世達賴,擴建於五世達賴,是達賴的夏季行宮,寺廟地處蓮花盛開般的地帶,據說規模相當宏大,是朝拜聖湖的必經之處。

沿途開始看見挖蟲草人的帳篷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到秋季,都是挖蟲草的季節,加查縣的百姓多以挖蟲草為主要經濟來源。挖蟲草的人們在溪流邊搭起簡易的帳篷,上山挖找蟲草,沿途碰上不少歸來的草農,剛挖出來的蟲草外麵包裹著黑色的濕泥,今年蟲草的價格比較高,最小的每條都要至少七八塊錢,大的要15塊到20塊。

二馬原來也是第一次進山,聽別人說上到瓊果傑要30多公裏,但是30多公裏處根本沒有任何居民點,繼續前進,到達瓊果傑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路邊的標誌已是50公裏了。

崔久鄉政府所在地完全沒有一個永久居住地的樣子,所見的石頭房子隻有20多座,散落在山間不大的一塊平地上,其餘的都是帳篷,河邊有大片的挖蟲草人的帳篷,看上去規模比常住人口的麵積還要大些,周圍的山頭都覆蓋著積雪,雲霧繚繞,已經不是山下晴朗的天空,看來要變天了。傳說中宏大的建築群瓊果傑寺遠看是一片石頭廢墟。幾乎沒有人能懂漢語,當地人都用驚訝的眼神看著全副武裝的我,這時我已經把羽絨服都穿上了。

老馬能說簡單的藏語,他進村(隻能勉強稱做村子,實在不能叫鄉鎮)去找來了年輕的,剛到任幾天的副鄉長格桑!格桑同誌能說漢語,告訴我旅遊的人要住在鄉政府專門準備的招待所裏,聽說還有招待所能住,我大喜,已經遠遠超出我隻要有個屋簷就行的要求了。

鄉政府也沒有正式的辦公室,一個院子周圍有不少間房子,分別為幹部們居住和辦公的場所,院內有一個大鍋天線,還有鐵塔,據說有個衛星電話,手機是絕對沒戲的,電話信號也要在天氣合適,大鍋天線上沒有雪的時候才能撥通。有電,有電話,讓我驚訝得想哭。院門口的兩間屋就是所謂的招待所,石頭牆壁室內也沒有粉刷,很多被褥還沒有怎麼使用過,我所住的房間還是席夢絲的軟床,讓小馬羨慕不已,二馬也決定留下了,陪我明天上聖湖,他們的房間裏是雜亂的幾張木床和櫃子。

帶來的睡袋和防潮墊都沒用上,放好行李感覺非常疲憊,饑餓,已經是4500米的海拔高度了,做事如果和平原上一樣的速度就會喘啊喘的。強打精神出門,天已經陰沉下來,夜幕降臨了瓊果傑。

鄉長年紀看上去也就30來歲,穿著NortMace牌的羽絨服和縣裏派來的蟲草工作組一起都在一座作為餐廳的簡易房裏,爐火燒的挺旺,電視裏播放著藏語的西遊記,豬八戒和孫悟空唐僧說著藏語在取經,我也是千辛萬苦來這裏就為看上聖湖一眼。

工作組成員包括工商,稅務等方麵的人,蟲草季節就會上山來,蟲草也是加查縣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我累得昏昏欲睡,渾身癱軟,從海拔幾十米的成都盆地到海拔4500米的高山,隻經曆了36個小時,高原反應在所難免,但好在我的高原反應並不很嚴重,隻是有些喘。

鄉長過來叫我跟工作組一起吃晚飯:藏式粑粑麵,是牛肉湯的,粑粑麵是揪成小麵劑子似的麵球。熱乎乎的,很香,可我隻想睡覺,於是吃幾口,歇一會兒,再吃幾口,再歇一會兒,頭幾乎就垂到碗裏去了。二馬是回族,根本不敢吃任何不是清真的外來的食物,隻能以方便麵充饑。

好不容易吃罷了飯,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出了食堂,天上已經飄著鵝毛大雪了,從食堂到宿舍不過30多米的路,頭上肩上都積了一層雪,四周的山在夜色中也能看出完全變白了,我心情倍感沉重,大家都說:聖湖已經結冰,你明天去不了聖湖了。

簡單功略:

澤當到加查每天都有班車,上午9點出發,下午2~3點到達加查縣城,車票50元,途中沒有停車吃飯,喝水的項目,路況不好,到雨季則班車停運,需從林芝經米林繞道過來。中間需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布達拉山口。

加查縣城很小,隻有一條街,住宿比較好點的是縣委招待所,在市場旁邊,每床20~60元,都不能洗澡,廁所在另外一個院子裏,是公共廁所,洗漱在院子裏的公用水龍頭,早上水非常涼。

加查縣城到瓊果傑是50公裏的山間土路,路況尚可。在雅江橋邊有個登記檢查站,我在那裏登記了姓名和身份證號,說是為防非典用的。海拔從3200~4500米,沒有班車,在街上找拉蟲草客的吉普或搭乘外來朝拜的車就看自己的運氣了,到了每年的藏曆4月15日後,朝拜聖湖的人多了,可能車會好找一些。

縣城裏有不少甘南來的回族,基本從事開飯館和蟲草生意。新鮮的蟲草非常肥碩,極少數能有香煙一般粗。

如果在這個季節上山,一定要準備夠暖和的衣服,滑雪鏡是很有用的,在雪山上防雪盲,還能防風,因為山上的風是挺硬的。如果可能,還是帶個棉睡袋吧,招待所的接待能力有限,隻有五六個鋪位,雙人間30元一人,席夢絲i3人間15元一人,木床。即使是夏天來,由於海拔高,山上也是冷的。手套,帽子也不要忘,最好能有強盜頭套。建議衣服要分層次,能夠想暖則穿,想涼能脫,適合從山下到山上氣候變化比較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