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讀夢是讀史的後窗(自序)(1 / 2)

人們常說:“一部《二十五史》,不知從何說起。”

的確,卷帙浩繁的《二十五史》浩如煙海,有點令人無法下眼的感覺。不過,讀史似乎可以從讀“夢”讀起——不是嗎?隻要翻開《史記》等史籍,就知道夢的傳說從華夏始祖黃帝時代就開始了。其開篇的《五帝本紀》裏就說黃帝“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黃帝占啥?不就是占夢、占龜嗎?他的風後和力牧這兩大名臣是如何來的?據說就是占夢得來的——西晉皇甫謐的《帝王世紀》這樣記載:

黃帝夢大風吹天下之塵垢皆去,又夢人執千鈞之弩驅羊數萬群。

醒後黃帝分析認為:

風為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後在也。天下豈有姓風名後者哉?夫千鈞之弩,異力能遠者也;驅羊數萬群,是能牧民為善者也。天下豈有姓力名牧者哉?

於是求得風後、力牧兩位名臣。此外,黃帝還有得到治國至道的“華胥之夢”、得河圖洛書之夢、乘龍上天之夢;同樣,堯也有攀天之夢,舜有長眉和擊鼓之夢,禹有山書、洗河、乘舟過日之夢……盡管這些記載看似有鼻子有眼,但其內容則並不可信。因為在黃帝的時代尚無文字,即使有文字,也應該是比殷商甲骨文字還要早的象形文字或圖畫文字,不可能運用這樣的解字法來占夢。但是說黃帝的時代已經出現占夢,那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據考證,連一些高級動物都有可能有夢,何況是早就“人猿相揖別”後成為萬物之靈的人?

擁有五千年曆史的中國是一個“夢”的曆史非常悠久,“夢”的文化非常發達的國度,從民族童蒙的古老甲骨文一直到《清史稿》,從黃帝到魯迅寫《聽說夢》,從“莊周夢蝶”到《紅樓夢》, “夢”不僅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它深深地烙入了中國的曆史記憶,它的不論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所以我們讀史書時會發現,自《史記》開始中國曆代史書中就一直或隱或現地貫穿著一條以“夢”為線索的故事鏈。據作者粗略的研究,《二十五史》就記述了多個奇夢:

《史記》20,《漢書》15,《後漢書》16,《三國誌》32,《晉書》68,《宋書》8,《南齊書》29,《梁書》35,《陳書》8,《魏書》35,《北齊書》24,《周書》7,《隋書》8,《南史》117,《北史》79,《舊唐書》33,《新唐書》49,《舊五代史》39,《新五代史》5,《宋史》91,《遼史》8,《金史》3,《元史》26,《明史》43,《清史稿》9。

它們合計有807個與各朝人物有關的奇夢,除去部分重複的,大約有631個;此外,它們也記錄了一些上古如黃帝之夢的神話和傳說。

其他諸如《左傳》、《國語》、《資治通鑒》等各類史籍、私人筆記等也記錄了大量的奇夢;有的隻有一句話,有的則花了大篇幅來描寫和驗證,且看這類記載:

《左傳》宣公三年:

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餘為伯鯈。餘,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禦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征蘭乎。”公曰:“諾。”生穆公,名之曰蘭。

這是鄭穆公因夢得到王位的故事。

《左傳》昭公四年:

穆子“夢天壓己,弗勝。顧而見人,黑而上僂,深目而豭喙。號之曰:‘牛!助餘!’乃勝之” 。穆子後來果然得到一個叫牛的人:這是他的私生子。穆子後來就讓他當了小臣,但“勝天不祥”,所以後來為牛所餓死。這是因夢得到兒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