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指了指冀州的方向,負手而立,“那裏,雖然戰火膠著,卻無疑泥沼深潭,若是曹操幾路諸侯,全力而戰,陳削未必能有勝算,可是,幾路諸侯,各藏私心,進來,荊州風雲湧動,頗不平靜,怕是,孫堅和曹操之間,會有一場鏖戰,荊州,並不太平,侄兒可不想受戰火波及,何況,近來那魯肅魯子敬,隔三差五總是派人尋我,侄兒覺得,還是避一避更好,留在荊州做官,現在,還不是時候。”
龐統負手而立,神色從容,幾句話,聲音平淡無奇,卻將冀州和荊州的時局,看了個通透,龐德公連連點頭,當下也不阻攔,隻是,勸龐統臨走時務必去水鏡山莊一趟。
對龐統的才學,龐德公自然非常了解,也頗為讚賞,但是,古往今來,有才學,未必有名望,對侄兒的名聲,龐德公一向不遺餘力,就算他隱居避世,凡是好友來訪,每次暢談之時,都會對眾人稱讚一下自己的侄兒,類似後世的營銷,就是盡量的宣傳,讓龐統的名氣,越來越顯赫,鳳雛之名,與其龐統才學過人,不如,多虧了水鏡先生和龐德公等人的推介。
就像曹操,還不是多虧了徐子將的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嗎!”
賈詡,也是多虧了閻忠的一句話,他有陳平張良之能。
亂世,尤其是漢末,被德高望重的人提點,遠勝過自己的努力。
對於伯父的教導,龐統連連點頭,虛心接納,但是,對時局的感悟,龐統的目光,銳利獨到,堪稱一針見血,而且,雖然龐統喜好張揚,看似對什麼都不屑一顧,但是,認真的時候,那份然的淡定,連龐德公都讚賞不已。
龐德公力挺鳳雛,他一定能成大器。龐統聽了,還是一臉淡定,龐德公最喜歡這孩子的淡定。龐統敢真話,絕對不會討好別人的話,不會把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冠以堂皇嘩眾取寵的出來,雖然有時候,有些不通人情,但,龐統的耿直,敏銳,深得龐德公讚譽。
去見司馬徽,其實,龐統也猜到了,不外乎讓司馬徽再替自己推介讚美一番,龐德公對司馬徽有恩,畢竟,他的水鏡先生的稱號,就是龐德公賜給他的,如今,水鏡山莊,大大的有名,借助司馬徽之口,自然龐統的名氣,會更加響亮。
辭別伯父,龐統又去了水鏡山莊,沒想到,會在這裏,碰到一個令他頗為讚賞的少年——諸葛亮!
龐統乘車來找司馬徽,正巧看到司馬徽爬在樹上采桑。龐統其實並不是很想來,對於伯父的話,又不得不聽,可是骨子裏的傲氣,讓他連車都沒下,即便是見了司馬徽,也不客氣。
龐統坐在車上,譏諷道“大丈夫處世,當束玉帶,穿紫衣,怎能屈辱一生,又怎能委屈自己,像洪流受阻一樣不能盡情流淌,卻在這裏做蠶婦做的事情呢?”
在龐統看來,司馬懿爬到樹上采桑葉,有**份,是件很卑賤的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