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賢下士的魏公子信陵君結識了潦倒的老人侯嬴,這又是一個義士在危急關頭報答知遇之恩的故事。不過,信陵君本人在關鍵時刻英勇赴難的膽魄與氣概,也使他和他的那兩位死士一起備受稱頌,青史留名。
拜訪侯嬴
信陵君名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王的異母弟弟。昭王死後,魏安王即位,封無忌為信陵君。公子無忌喜歡結交賢士,不論貴賤,隻要有才能,便以禮相待,從不以自己身份高貴而輕視別人。因此許多人紛紛來歸附,一時門客三千。當時,各國諸侯都知道信陵君賢德,門下能人眾多,因此一直不敢打魏國的主意。但魏安王見信陵君年紀輕輕便有這樣的威望,心中很嫉妒,不許他多參與政事。
當時秦國采取範雎“遠交近攻”的策略,已經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虎視眈眈,六國無不栗栗自危。信陵君一心擔憂國事,卻苦於不得其便,隻好把全副心思都放在尋訪賢士上,希望將來或許能幫得上國家的忙。
魏國有個叫侯嬴的人,七十多歲了,家裏很貧窮,是一個地位卑下的小吏,負責看守城門。在當時的社會裏,這樣的人是很讓人瞧不起的。信陵君聽說他是一位賢能的人,就派人給他送去許多財物,請他做自己的門客,但侯嬴一生廉潔,拒不接受。信陵君於是就親自前往侯嬴家請他。開始的時候,侯嬴不接受信陵君的請求,於是信陵君就為侯嬴準備了一次盛大的酒會,宴請賓客,並親自趕車去侯嬴守城的夷門迎接他。
禮賢下士
見到信陵君,侯嬴毫不謙讓地走上車坐在公子的上座,他想看看這位有名的禮賢下士的公子的反應。信陵君沒有任何不樂的表情,反而更加恭敬。走了一段路,侯嬴對信陵君說:“我有個朋友叫朱亥,在街市上賣肉,我想順便去看看他,麻煩你繞道去一下。”
信陵君二話沒說,就將車趕到了市場。侯嬴和朱亥似乎像多年未見的朋友似的,聊起沒完,根本不理信陵君,但在暗中一直用眼睛窺視信陵君,看看他的態度。過了好長時間,還沒有走的意思,連旁邊的侍從都等不及了,在互相竊竊私語,偷偷地罵侯嬴,可信陵君仍態度謙和,沒有一點不耐的表現。
又過了一會兒,侯嬴終於告別朱亥,隨信陵君一道赴會。到了之後,信陵君便把這個看城門的老頭介紹給在座所有的賓客,並把他請到上座,作為自己最尊貴的客人,賓客都很吃驚。喝酒喝到痛快的時候,信陵君還站起身來,走到侯嬴麵前,舉杯為他祝福。侯嬴終於被他的真誠深深感動了,最後做了這位貴公子的上客。由於信陵君的禮遇在先,所以侯嬴也以禮相還,把信陵君當成自己的知己。侯嬴做了信陵君的上賓之後,便把自己的朋友、也就是那個街市的屠夫朱亥舉薦給信陵君,說:“這是個賢能的人,一般人不了解他,所以才被埋沒在屠戶中間。”於是信陵君又以禮賢下士的態度幾次去請朱亥,但朱亥故意不理他,信陵君對這件事隻是感到奇怪而已,並沒有生氣。
舍生赴死
戰國末期,秦國急於吞並六國,不斷進行頻繁的侵略戰爭。前260年,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大敗趙國,將趙國的兵士40萬活埋,秦軍又乘勝進攻趙國的都城邯鄲,企圖滅趙之後,再進一步吞並韓、魏、燕、齊、楚等國,完成其統一大業。當時的形勢十分緊張,魏國和趙國是近鄰,唇亡齒寒,如果趙國滅亡,下一個就是魏國,所以救趙即是救魏。但趙國向魏國求救之後,魏安王懾於秦王的威脅,派老將晉鄙率10萬大軍駐紮在趙國附近的鄴地,隻是觀望形勢發展,就是不出兵。信陵君當然知道這種利害關係,於是想方設法地勸安王出兵,可是安王懼怕秦國,始終不聽信陵君的請求。
在這亡國將至的緊急時刻,信陵君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於是湊了100多輛車,要帶著他的門客同秦軍拚個你死我活,與趙國共存亡。走過夷門時,信陵君突然想起了侯嬴,於是拜訪他,並把自己同秦軍拚命的謀劃告訴了侯嬴,而侯嬴隻說了一句話:“公子好好努力去吧,我不能跟從您了。”
侯生獻計
信陵君走了很遠,心裏越想越鬱悶,心想:“我待侯嬴夠周到了,天下沒有人不知道。現在我要去死了,他卻連半句安慰的話都沒有,難道我還有什麼對不住他的地方嗎?”於是信陵君又調轉車頭回來問侯嬴。
侯嬴麵帶微笑地說:“我就知道您一定會回來。公子您待我這麼恩厚,公子要去死了,而我卻不給您臨別贈言,您一定心中奇怪,所以一定會回來找我。”信陵君連忙向他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