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洗三禮(1 / 2)

江夏從王婆子手裏接過剛出生的孫子抱在懷裏開興的說:“乖孫子,長得可真壯實,都有8斤呢,你就小名叫這個吧!”謝氏湊過來摸了摸8斤的小臉笑著說;“這個霸道的小家夥,這麼健壯把他姐姐那份都給吃了,看我孫女這麼瘦弱,跟小貓似的“。

江景庭抱過女兒輕輕的說:“玫兒,長得可真好看,乖女爹給你起名叫江玫兒,高不高興呀,玫可有美玉的含義

哦,你可是爹娘的寶貝”。謝氏說快把玫兒抱進屋去,江景庭就大步的抱玫兒進去了。

第二天早上江氏醒來時就看見倆個孩子在旁邊,感覺心都是軟的,小心的摸了摸他們的小臉。這是玫兒就醒過來了,她睜開那雙狹長的眸子無暇的看著江氏,隻見江氏眉目婉約秀麗一臉溫柔的看著她,玫兒心裏暖烘烘的,下決心一定要維護這個今世的家。也許是雙胎的心靈感應,八斤醒來了,馬上就大哭起來,江氏知道他是餓了,就解開衣襟喂奶給他喝,等這個小霸王和夠了,江氏馬上喂玫兒喝。玫兒雖然覺得有些腥,但為了以後美還是喝了。小孩子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每天晚上玫兒就會另一本念老子的清靜經: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