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融會貫通(2 / 2)

怎麼做到的?黃一飛這個時候想了一下,好像因為自己一直打不到梁峰,開始心裏麵有點著急了,並沒有完全的按照拳擊的標準動作來,而是使用的公園裏麵葉老爺子教導的詠春寸勁,腰馬合一,在極短的距離裏麵,調用全身的力量打出爆性的一記寸拳。

“好像是用了詠春寸勁吧。”黃一飛不確定的回了一句,因為剛才的姿勢,也不是標準的詠春。

聽到黃一飛的回答,梁峰簡直是驚訝的不行,這麼短的力姿勢他是沒有見過的,至少拳擊裏麵的重拳,他沒有見到過誰以“寸勁”出名。但是剛才黃一飛的動作,確實沒有任何的違規,也就是在拳擊上麵是可以使用的。

中華武術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梁峰他不清楚,但是如果真的能夠對於拳擊等現代格鬥術有幫助,梁峰也願意讓黃一飛繼續展學習下去,但是前提不能影響到拳擊的格鬥技術,任何技術動作的變形到了後來都是災難性的後果。

指導了拳上的動作之後,接下來就是步法了,當年阿裏能夠獨霸拳壇,就是因為他的滑步非常出色,哪怕就是在快的運動之中,用中國的話來,下盤依舊是非常的穩健。

中華武術裏麵的步伐也有許多不錯的,比如八卦掌,八卦掌步法講究繞八卦,常常繞到對手背後出擊,這就對於步伐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拳擊比賽不允許繞到身後的。其實哪怕就是寸勁,如果不是黃一飛改良了,帶上拳套之後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不過中華武術哪怕就是去除步伐的走動,對於下盤的穩重依舊是非常看重,最基礎跟傳播最廣的莫過於馬步了,這一個多月在公園裏麵,黃一飛除了練拳之外,就是蹲馬步了,所以現在他的下盤跟當初比起來,幾乎可以有著壤之別。

黃一飛擁有這麼穩定的下盤,這是梁峰沒有想到的,不過這也省了很多時間,可以讓他直接開展步伐的教程了。學習的起步就是模仿,這些梁峰不斷的讓黃一飛看阿裏、泰森他們的步伐,從中學習一些經驗。

這三的時間裏麵,梁峰沒有進行過任何的實戰方麵訓練,就是讓著黃一飛不斷的重複著揮拳跟滑步。每數個時不間斷重複做著一件事情,讓黃一飛心中簡直有點憋不住,這比當初的體能訓練還要枯燥。

或許是梁峰看到了黃一飛的不耐煩,對著他淡淡的道:“任何人的成功,都是要經曆過一段漫長而枯燥的努力過程,就如同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一樣,你看到的隻是他在擂台上的高光時刻,卻沒有看到背後的付出。”

黃一飛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加上他本身心理年紀就比未成年人成熟,耐心要好上許多,況且本身就有點宅男的執著,所以哪怕就是在無聊,他也還是堅持下來了,甚至是慢慢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