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縣曆史文化與渠縣精神
渠縣,作為地域地名符號,她的古老、獨特、神秘以及“遙遠”(神秘、遙遠都是旅遊的重要文化元素),在川人心中究竟構成怎樣一個形象?在國人心中究竟是怎樣一個形象?在世界麵前又是怎樣一個形象?跟周邊三省(市)八地市比較,她的形象怎樣?還要特別問一問,她的形象在渠縣人自己心中是怎樣的?諸如此類的問題,誰能說得上來?誰想到要說得上來?要不要說得上來?究竟說不說得上來?怎麼說上來?說上來有啥用?說不上來又怎麼了?
不管怎樣吧,如今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亟須在渠縣這樣的圈層更上層樓,更加培育完善,趨於發達,那麼,渠縣的知名度高與不高、經濟文化強勢不強勢,這一深層次的文化意義上的事情,可就非同尋常了。因此,“渠縣”的形象應該是怎樣的,該怎樣開掘、利用、打造這個文化符號,斷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
渠縣的形象,渠縣的知名度,跟“渠縣”這一地名符號及其所承載的曆史文化有直接關係,她的符號意義及價值,需要很好研究。
“渠江”這個符號,怎麼讓它走進天下人心中,像嘉陵江那樣,像瀏陽河那樣,像桃花江那樣?
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青年時代在達縣,與渠縣人接觸,總是感到與之信息不對稱。無論見識、能力、群體性人才、氣質等,覺得都不如人家。
渠江流域,特點?自然人文資源擁有程度?地位?
省上當前出台規劃整治渠江流域,今後20年投資310億元,
流域麵積34151平方公裏。
達州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656立方米。渠縣呢?
人文精神,是地域文化最高層麵的形態展示,是人的原動力、創造力、影響力的源泉。將特定地域文化所體現的精神狀貌符號化地凝結起來、概括起來,是對地域文化的提升,起到培育人的文化自覺、增強人的文化自信的很好作用。
抓住渠江來看渠縣的地域文化精神。
數千年來,渠江流域的中段,渠縣早已成為渠江人生息繁衍、文化發展、人才成長的搖籃。在一代代渠江人的心目中,她是一片神奇美麗可愛的土地,一座宏偉神聖的殿堂,眾多渠江人的記憶、關注、依存、懷念等豐富多樣的心理的、心靈(精神)的東西共同構成這片土地的文化氛圍、文化價值。
人類早期文明,是沿著河流而得以延伸、發展的。考古證明,中華民族先祖的文化發祥地,最早還不是在黃河中下遊,而是黃河上遊的青海湖一帶地方。這一觀點,在達州地域也是一個很好例證。沿渠江有了巴渠文化;沿後河有了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漢唐以來,達州的文明進步是從渠縣開始的。在川東北地區,渠江流域是河流文明經典演繹的樣本。
渠縣人身上蘊藏了、創造了種種文化精神,豐富而卓有特色,構成一個博大深厚的整體,構成當代渠縣人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風貌。經初步考察研究,筆者擬作如下幾個層麵的歸納和分析:
人精神 早在遠古時期, 人就成了渠縣的原住民,在這裏世代生息繁衍。幾千年過去了,有人說 人早都消失了,其實並非如此,隻不過在漫長歲月中實現了民族的大融合而已。 人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彪悍勇武的精神一直都在這裏延續著。據渠縣青年文學愛好者龍灝源回憶說,“在我們小的時候,渠縣農村有非常濃厚的 人文化習俗,甚至於 人遠古的一些裝束的影子,記得我外婆就有包頭帕的習慣,長長的頭帕,繞了一圈又一圈,在我的記憶裏打下了烙印。還有薅秧歌,還有小時候我們唱的兒歌,還有民間一直保持的喝呷酒的習俗,還有那些即興的民歌,還有我的幾個姑姨表兄姊妹結婚時的頗具特色的哭嫁甚或是哭喪,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所以,我說遠古 人根本就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塊土地,而是完全地融合於漢民族之中了。”
也有人說,如今渠縣人大都是湖廣來的移民後裔,跟 人早都沒關係,哪還有什麼 人文化呢?確實,明清之際,由於戰亂頻仍,人煙斷絕,四川一度出現曆史文化斷層,近300年來的四川人,跟原住民並無血統關係。但是,四川這一片神奇土地上,氤氳著它特有的生命氣息和魂靈,一如川酒的酒菌,經過本土性的發酵,所產生形成的酒味,豈是他地所可有的呢?因此而說,作為四川人,渠縣人,大家身上能不傳承 人文化的氣質和魂靈麼?
正如龍灝源所說,“勇武與拚搏的精神,這是 人精神文化的核心,它恰恰是我們今天中華民族最需要和大力提倡的民族精神,所以, 人精神就是渠縣精神,它與我們當前提倡的民族精神不謀而合,這可能也是 人能夠在今天在這塊土地上被重視的曆史動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