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正月二十的時候,學校正式建成了。因為是村裏,大家集資修建的,是以學校也改名為清河小學。
這天早上,李天也是早早的來到學校,為學校的建成,小學生們開學,剪彩,鼓勵學生們好好學習。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領導講話都差不多,王海明上學時候,早已經聽了無數遍了,是以,對此非常的不感冒,四處溜達起來。
李天的來到,也表明鎮上對清河小學的認可,學校也統一到六年級,以後不用,升了三年級以後,還要往鎮上跑。
家長們也是開心很多,自己的孩子才十來歲,這麼遠的往鎮上跑去上中學,實在是有點不放心,不過現在好了,鎮長已經承諾,這就足夠了。
經過王海明和王貴的商量,一致決定,由王誌來做這第一任校長。雖然學校以前也是王誌一個人,那是校長,教導主任,老師等等,一人多職,但現在明顯的不同了,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校長。
小清河村的發展,王誌也是看在眼裏,村子都飛速的發展了,這學校也不會落後的。王海明也是考慮到以前,王誌一個人堅守這份老師的工作,為了村裏的孩子們,即使工資低微,也沒有怨言,也算是對他的補償吧,這也是得到王貴的大力支持。
隻是,另一個問題出來了,老師的不足。雖然現在學生還是這麼多,但王海明想的更遠一些,現在學校還是王誌一個老師,李清也算一個吧,但是體育老師李清可以做,文化課老師,還是王誌一個人。
雖然村子現在發展的挺快的,而且潛力也挺大,但是還是比城裏,甚至鎮上差多了。王海明相信,不會有多少老師,願意來這裏任教。
雖然馮老爺子委婉的介紹了兩個老朋友,王海明也不敢打包票,這兩人願不願意去學校任職,畢竟人家辛苦了一輩子,現在退休了,而且人家還是京城的。
“哎,走一步看一步吧”。王海明也是沒有辦法,實在不行,去師範大學,招幾個畢業生過來,村裏補貼一些工資,也許可以打動一些人。
“海明,怎麼跑到這裏來了”。李天表現的很和藹,一點領導的架子也沒有。
“這個,這教學樓雖然建好了,但是我還準備,在旁邊再蓋兩棟,而且還有圍牆,草坪,這些,都需要規劃一I啊”。王海明不想聽領導講話,但是說的也是事實,因為時間緊,王海明便讓大家先把教學樓蓋出來,然後再做其他的。
“嗯,說的也是,哎,不對,你們村子也算是偏僻,沒有那麼的學生,你蓋這麼大的學校,有什麼用啊”。李天也明白王海明不喜歡官話的想法,也沒有表露出來,但是對於王海明說的規劃,還是表示質疑。
“嗬嗬,我也不知道,感覺,我感覺以後用的上”。王海明說的是心裏話,總感覺,以後學校會增加很多人。
“好吧,你們看著做,有什麼需要,去鎮上找我”。李天也是一愣,你這感覺可不得了,一個感覺上百萬啊。
“咦,怎麼正事都忘了”。李天坐上自己的轎車,才想起來,自己本來想去問問王海明,這亂石崗,準備怎麼發展的,卻被王海明的學校規劃給打斷了,而忘記了。
“算了,下次吧”。都已經坐上車子了,而且王貴還帶著村民們,歡送自己,李天那還好意思,在下來去問。既然王建父子不想王海明去管亂石崗的事情,王海明也是放寬了心,我還真是不去管了,堅決不去了。
加工廠的建設,還是比較快的,因為最初的設想,也就是為了消化掉自己搜集來的糧食,王海明也沒有打算做的很大。而且王海明已經在網上看好了幾家機器廠,準備過幾天去考察一下,看看實情,如果可以,就直接購進幾台。而且,王海明還準備派一些年輕人,去學習一番,機器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