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遙突然念頭一閃,對女兒:“你去給媽媽講,午餐不忙做熟,洗啊切啊都先備好,但是等消息再動火。”看著梅先卓和女兒奇怪的神色,劉遙淡淡一笑,道:“這飯,人家吃不吃還不一定呢。”
王縣令到達的時候,差不多已經是一點鍾光景了。劉遙嘴裏念叨著:“我得把鍾做出來。”和梅先卓帶著趙世祿孫正剛等人自村口等候。梅家村的管理幹部們迎了上去,該跪的跪,該躬身的躬身,一片行禮。王縣令在馬上抬手聲免禮,也不下馬,讓眾人帶路進村。
眾人帶王縣令來到梅先卓家裏,在堂屋坐下,讓人端上茶水,梅先卓才問候道:“縣令大人一路辛苦。可否由我等安排用餐,邊吃邊談?”
王若曦擺擺手道:“本縣路上已經吃過幹糧了。這用餐就免了吧。”梅先卓聽了一愣,看了劉遙一眼。劉遙笑笑,接過話頭:“民劉遙,問候縣令大人安好。縣令大人為公務真是殫精竭慮,風餐露宿,民佩服得緊。”
縣令看著劉遙,一言不。劉遙也直挺挺站著,微笑回視。良久,王若曦開口道:“你就是劉遙啊。你的名氣很大,全縣都在你的事情啊。”
劉遙拱手回應道:“不敢。在下無非做些開荒種糧,打鐵釀酒之事而已,全縣上下做這些事情的人不知有多少,況且除了幾畝薄田為我一人所有,其它的作坊生意都是與人合作,並非我一人所有。所以名氣一,在下也是不解。這次大人前來梅家村,何不裏外前後走個一遍,也好正視聽,杜流言。民感激不盡。”
“好啊,你且把你的產業都報來聽聽。”王若曦端起茶杯,在椅子裏坐得更舒服。劉遙在來時的時空幹過不少活,機關裏待過,也做過辦公室主任,對這類程序毫不陌生。他讓人拿過也畫架,指著一個列表了起來:“梅家村有鹽田三十五畝,月產鹽約兩百五十擔。其中一些自用,一些往縣城和瓊州府售賣,都按數納稅。有些是外來客商來人挑了買去,按例由客商自行納稅,沿途路卡應該都有記錄。”
王若曦點點頭:“這個倒是你的功勞。原來梅先卓報來的稅額,遠於現在的數字。”劉遙笑笑:“那是自我來後,開辟了鹽田,也采用了日曬法,這海鹽產量便有了大的增長。這梅家村第二項大的產業,是用黎人送來的鐵礦煉鋼,本月剛剛開爐,目前鋼材也隻夠自用,尚未對外售賣,故而無有納稅。若是自用也需納稅,隻要縣令大人一聲吩咐,我等自會補齊。”
王若曦沉著臉沒有接話,指著列表:“你第三項。”明朝的納稅核定,往往是根據路卡數字。邏輯基本上是買賣就要外運,外運數字就是交易數字。這樣自用的產量,確實很難要求納稅。劉遙這麼,自然是希望自己出不必納稅的話來,算是的將了一軍。
劉遙一一介紹著鐵匠鋪、醬園、木器作坊等等產業,數字清晰,當納的稅也清清楚楚。當然打製兵器的事情肯定是不會的,火藥的產量和硝石硫磺的儲量自然也不會提到。王縣令聽到後頭,對著每月產酒十壇豆腐乳五十罐之類數字,知道這趟要撈點什麼的念頭算是落空了。他揮揮手打算了介紹,問道:“那麼劉遙,你可有違規興辦團練?”
梅先卓跨前一步回答道:“回大人,團練之事是民在操辦。梅家村早就想辦個團練,以防範海賊,保護地方。奈何我村人口稀少,新來的流民也多為體弱多病之人,所以勉強湊齊幾十子弟,平時做些操練。這團練也不敢去縣裏申請,因為實在是人少力弱,不能與別村相比,算不得什麼團練,故而不敢向大人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