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坐牆頭。
為帝已經三月有餘。
父皇母後雙雙故去,隻留下一個皇妹和他相依為命。
肩上是江山萬民的千鈞重擔。
父皇臨終時同他說:為帝者,最孤。
父皇二十年夙興夜寐,把這一個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內有薑離、左載言、虞少卿、段昶、陸挺之、左杭等能臣輔佐,外有葉輕、莫飛飛、林玖等良將禦守,乃是□□有史以來最強盛之時。
可是,他是真的很孤獨。連昌盛,也去世了。禦花園中,他給它埋了一個小小墳包。
孤獨。
那又能如何呢?
渾厚的鍾聲響徹暮雲。
天地悠悠。
還是去吃一鍋大盤雞罷。
明德長歎一口氣,準備起身下牆。
不對。
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旁邊。
扭頭一看,光溜溜的一個圓腦袋,點著“清心”、“樂福”兩枚戒疤。
身著木蘭色僧衣,補著墨青壞色。頭大身子小,小青蛙一般蹲在他三尺之外。
兩隻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中清澈淚水盈盈,碰一碰立馬就要溢出來。
是個好漂亮好可愛的小和尚喲。
那些翊衛今天應該被好好教訓一番了,明德想著,盤腿在牆頭坐下,問道:“你是誰呀?多大了?”
小和尚小手兜住晃下來的淚水揉了揉,兩隻眼睛兔子般紅通通的,“施主哥哥,我叫阿羅舍,今年六歲……”
明德單手撐著頭:“你怎麼會在這裏呢?”
小和尚聞言更傷心了:“姐姐說今天不用念經,可以出來玩,結果把我丟在這裏就跑掉了……”
明德溫柔地問:“你姐姐叫什麼呀?”
小和尚泣道:“姐姐叫朱朱……”
明德鳳眸翹了起來,瞳仁中有熠熠輝光:“你姐姐讓你在這裏做什麼呢?”
小和尚腦袋垂得低低的,對著手指道:“她說,如果看到一個穿黃衣服的哥哥,就同他走……”
“我可以天天見到爺爺奶奶?”
“可以。”
“我可以吃肉嗎?”
“……不可以。”
“我可以不念經嗎?”
“……不可以……”
“我可以捉小魚嗎?”
“……不可以……”
“我可以不吃蘿卜嗎?”
“……不可以……”
……
明德抱起他時,從他背上摸到一本小冊子,名叫——
《阿羅舍領養須知》。
阿羅舍,弘啟十四年生,從父朱姓,單名裟。與其兄朱伽同胞而生,生時窒息將亡,幸為暹羅越菩寺高僧所救。
此子生來有佛緣,無親緣。
為父母所養,則久病難愈。
離父母而近菩提,則其疾自愈。
應高僧言,於越菩寺剃度為僧,法號阿羅舍,意為“一切不住”。
年初,高僧圓寂,建議阿羅舍歸返中土,習中原禪法真如。
十六歲以前,需嚴守戒律。
十六歲以後,可隨緣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