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下之大雅(1 / 2)

一路上看到不少同路人悠悠然的漫步而去,幾人便放滿了腳步,一麵走一邊賞景。整個林維穀已經開始染上了秋色的痕跡,夏末繽紛的綠意也不再那麼搶眼,混雜著些許的嫩黃,隨微風悠然飄散。從鬆月樓一出來就是西苑中心的棲鳳塘,淩波水榭旁依依垂柳還不解綠意,掩著湖心涼亭的景致,似錦的繁花早已不見蹤影,隻有零星野蔓還開放著。繞過棲鳳塘出了西苑就是流觴渠,整個穀內的水係也都是由源自它,再從水渠上那座十七孔玲瓏白青石的拱橋上過去就是銘世園主園了。

一行人聊聊走走,轉眼就到了銘世園的正門前。古樸肅重的正門兩側各懸著一副蒼勁有力的字。

芳草風間嗅,世事天地憂。

劍舒桫第一次進到銘世園中,隻覺一個字。

雅。

園中景致分明與穀中並無絕大之區別,卻置的極為雅致,亭廊都是廣簷低腳開敞寛適的,淡色的瓦片與精雕細琢的邊角雕飾讓園中的建築毫不張揚卻有著獨特的韻味,腳下皆是嵌草的木製鋪地或不規則的青石小路,廊下則是暗渠,潺潺水聲在腳下流淌清泠悅耳。

雖然是北方,這銘世園中的古雅景致卻絕不亞於江南。假山奇石錯落有致,平橋拱橋廊橋應有盡有,任你從哪處走,所見皆是雕花漏窗景色數不勝數。園中的建築多取北方樓宇的大氣開敞,卻在極為細小的地方將南方的精細奇巧應用的淋漓盡致,令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

植物的種類更是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野花蔓草、桃李楸樺、芝蘭玉樹、仙草奇葩,叫上名或者叫不上名的應有盡有,在這夏末秋初的季節紛繁茂盛的舒展著旺盛的生命力。,頗有仙境一遊的感覺。就連鏡思玥夢楉雪也嘖嘖稱奇,為眼前景色所迷。

一片讚歎中,指路之人引著眾人往主園軒雅廳過去,繞過一池兩廊,穿過曲徑幽竹小路,踏上水廊,眼前終於豁然開朗起來。水廊環著一片大池,那軒雅廳延伸出的水榭便正在對麵。學生們已經三三兩兩的散站在水廊裏,而水榭中的就是林維穀的老師先生們了,水榭正中立著的是一位一身素色的中年男子,正與他身邊幾個人閑談,看那些人十分恭敬的態度便知,那一定是銘齊先生。

銘齊先生已過不惑之年,看上去卻年輕的多,相貌上雖說不上英俊瀟灑,卻有種風姿灼灼、瀟灑不凡的氣質。

劍舒桫遠遠的看那些位老師,早聽說林維穀除了銘齊先生以外還有幾十位各方精專的老師,然而這些人真正年紀十分大的卻並沒有幾個,看起來也大都不過而立之年。

不多時,學生便已來的差不多了,這環形水廊雖大,卻也是站滿了人,略顯擁擠。看時候差不多了,銘齊先生向前一步,抬手做了個示意大家安靜的動作。那威儀高雅的氣勢隻一瞬便奪人眼光,霎那間整個軒雅廳鴉雀無聲。

先生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和藹而不失威嚴,“諸位應老夫之邀遠道而來,想必一路辛苦了。老夫不才,十年建林維穀,廣招天下名師並尋諸位棟梁之才,以期師道之所傳。今日仗著這搭橋引線的功勞,由老夫來主持這拜師儀式,望各為不覺老夫失禮。”

銘齊先生一番話極為謙虛,眾人連連表示崇敬之意,水廊之上更有甚者已屈膝跪拜。

“諸位不必多禮,咱們林維穀收徒不講究什麼三拜九叩,若他日弟子之才高於師傅,我們這群人還得反而求師呢,你們說是吧?”銘齊先生笑語,身旁的一位男子垂首答道,“先生說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凡他日有教者,吾輩必不辭細心求教。”這人一身白衣,一頭墨色長發簡單的束在腦後,聲音低辭婉轉,煞是好聽。抬首間看去,這先生竟是一位美男子,看上去不過二十八九,卻有傾世天人之姿,一派淡雅渾若天成。

眾位先生紛紛應是,倒是更折殺了這些學生,已經不少人跪於廊下,心悅折服。

劍舒桫從未從師與誰,看到這麼多人行此大禮一時間有些茫然,倒是鏡思玥夢楉雪絲毫沒有行禮之意,一轉眼,竟對上了一雙有些熟悉的眸子。

淺笑雍容,淡若流風,那一雙星眸一身素錦的不正是昨夜酒樓那男子?他仍舊是與昨天那大笑的人站在一起,今日在日光下看過去,竟覺他站在人群裏分外耀目。

心跳,就那麼慢了一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