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頓森林之戰是日耳曼人的立國之戰,日耳曼人通過這次戰役消滅了三個精銳的羅馬軍團,擺脫了羅馬的統治和奴役。從此,羅馬在奧古斯都“把我的軍團還給我!”的呼喚聲中漸漸失去了大規模擴張的資本,而日耳曼人卻以嶄新的麵貌迎接明天。

原始的日耳曼人

古老的日耳曼民族生活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的廣袤土地上,他們是一個遊牧民族,以狩獵為生。兩千多年前的歐洲,氣候比較惡劣,然而正是這樣的環境塑造了日耳曼人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剛強持久的耐力。他們是天生的射手和戰士,個個魁梧健碩,高大威猛,擁有健美的身材。

此時的日耳曼人還在世界中徘徊遊蕩,他們沒有文字,更談不上有自己的曆史和文化。他們用獸皮製成簡單的衣服遮體,用原木搭建起草房遮風擋雨。他們通常是家徒四壁,能值得一提的財產就是他們數目龐大的牛群。

日耳曼的男人性情剛烈如火,他們似乎就是為了打獵和戰爭而生。在和平年代,他們隻負責打獵,其它的工作全被推給了婦女和老人。男人們完成自己打獵的任務後就在酒精的麻痹中尋找人生的樂趣,可一旦戰爭爆發,他們立刻會變成精神抖擻的戰爭機器,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仿佛衝鋒的號角是世上最悅耳的音樂。由於日耳曼人的生產方式非常落後,可人口又不斷增加,有些遊手好閑的人不能夠解決溫飽問題,隻好到羅馬軍團中當兵,以此養家糊口。久而久之,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大量的日耳曼人就到異鄉過著雇傭兵的生活。

日耳曼民族在當時雖然是一個崇尚武力的民族,可在婦女道德觀方麵卻比中國的封建社會要寬容得多。日耳曼人雖然還在蠻荒世界中彷徨,但是他們卻非常尊重婦女,婦女可以參與社會重大事件的討論並擁有發言權。最難能可貴的是,日耳曼人遵守著一夫一妻製的傳統美德,非常注重夫妻之間的忠貞不渝,這和羅馬人放浪不羈的男女關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日耳曼婦女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崇高精神,她們經常隨男人們一起參加戰鬥。在戰場上,她們作戰勇敢,決不退縮。一旦戰敗,她們二話不說,橫刀自刎,留給敵人的隻有一具屍首。羅馬史學家塔西提就曾經這樣評論日耳曼婦女:“她們非常可敬,但一點不可愛。”

屈辱的生活

隨著羅馬的興起,日耳曼人也體會到了一個部落和一個蒸蒸日上的帝國之間的實力差距。羅馬帝國剛剛建立不久,皇帝奧古斯都就盯上了處於蒙昧中的日耳曼人。公元5年,羅馬帝國出兵攻打日耳曼人。麵對著羅馬騎兵的鐵蹄和一望無垠的步兵大陣,勇悍的日耳曼人屢戰屢敗,幾乎到了滅族的邊緣。漸漸地,日耳曼人被迫向羅馬人投降,羅馬徹底征服了從萊茵河到易北河的廣大地區,將這些地區命名為日耳曼尼亞省,並入羅馬帝國。由此,日耳曼人生活的地區被並入了羅馬的版圖之內。

為了徹底征服桀驁不馴的日耳曼人,羅馬帝國派出了大將提貝留率領三個精銳的軍團駐紮在日耳曼尼亞。此外,羅馬人還對日耳曼各個部落的首領發射“糖衣炮彈”,企圖使他們成為羅馬統治日耳曼人的傀儡。對於統治得力的部落首領,羅馬政府則授予他們羅馬公民權,還將他們吸收進羅馬騎士團,這在當時是相當高的榮譽。許多日耳曼部落首領就這樣被收買,積極和羅馬統治者合作。而對於日耳曼的平民百姓,羅馬統治者總是盤剝壓榨他們,妄圖使他們永世不得翻身。由於自身的實力有限,日耳曼人還不能和強大的羅馬對抗,隻好忍氣吞聲地當了四年的亡國奴。

不過不是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首領都被羅馬人收買了,切魯西部落的首領海爾曼就是一位堅強的戰士。年僅27歲的海爾曼精通拉丁文,武藝高強,在他心中沒什麼事情比自由和獨立更重要。不過,多次隨羅馬人出征的經驗也讓海爾曼深刻地認識到羅馬軍團的強大,敵人精良的武器、嚴明的軍紀絕不是匹夫之勇可以對抗的。於是海爾曼靜下心來等待時機。蒼天不負苦心人,公元9年,羅馬將軍提貝留突然被調離了日耳曼尼亞。提貝留精明能幹,對日耳曼人監控得滴水不漏,使得海爾曼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他的離去無疑是日耳曼人的福音,海爾曼開始聯絡誌同道合的戰友,準備推翻羅馬人的統治。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