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普魯士的建立與崛起(1 / 1)

在德意誌諸侯中,曆史最悠久的是奧地利,可發展最迅速的是普魯士。可你知道嗎,這個對德國統一做出了莫大的貢獻的國家居然在18世紀才正式建立。那它是如何崛起的呢?這正是本篇故事要告訴大家的。

家族發跡

要講述普魯士王國的曆史,就得從10世紀德意誌四分五裂的時候說起。當時在今天的瑞士有一個叫做霍亨索倫的貴族家族,這個家族勢力不大,沒有大片的世襲領地,也沒有很高的爵位,別說和鼎鼎大名的哈布斯堡家族相比,就是和普通選帝侯相比也是大大不如。到了15世紀的時候,霍亨索倫家族時來運轉,家族中出了一位名叫腓特烈的將軍,此人能征善戰,在戰場上救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這種“擎天保駕”之功是要重賞的,皇帝把整個勃蘭登堡賞賜給了霍亨索倫家族。勃蘭登堡可不是一座城堡,它是一大塊領地,境內湖泊眾多,土地肥沃,是一塊財富之地。更重要的是,按照查理四世《金璽詔書》的約定,勃蘭登堡男爵是帝國的七大選帝侯之一,霍亨索倫家族的政治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由小地方的小貴族一躍成為了德意誌的新貴。

接著我們再來講講普魯士,普魯士這塊地方在中世紀的時候是歐洲三大騎士團之一的條頓騎士團的地盤。15世紀的時候,條頓騎士團被波蘭和立陶宛的聯軍擊敗,普魯士被一分兩半,西普魯士並入了波蘭,東普魯士則還由騎士團管理。這時候的東普魯士和神聖羅馬帝國沒有任何隸屬關係,和霍亨索倫家族更是隔著十萬八千裏。1525年,騎士團的團長阿爾伯特解散了騎士團,成立了普魯士公國,團長大人也成了世襲的普魯士公爵。1618年,普魯士公爵去世,由於沒有直係的繼承人,貴族們就推舉公爵的大女婿擔任新的公爵。公爵的大女婿是誰呢?就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當家人,現任的勃蘭登堡選帝侯。就這樣,勃蘭登堡和東普魯士才成了一個主人統治下的兩塊土地。不過,這兩塊領地並沒有連接在一起,中間還隔著波蘭統治的西普魯士。1655年,瑞典和波蘭之間爆發了第一次“北方戰爭”。當時的勃蘭登堡選帝侯覺得這是個擴大領地的機會,就和瑞典結盟,對波蘭宣戰。當時的瑞典軍隊還是一代軍神古斯塔夫打造出來的鐵軍,他們很快就擊敗了波蘭。作為勝利者的盟友,勃蘭登堡選帝侯擁有了西普魯士的完全主權,不用再向波蘭國王稱臣納貢。

稱王與崛起

1701年,圍繞著西班牙王位的繼承問題,神聖羅馬帝國、英國、荷蘭結成的反法同盟和法國爆發了一場戰爭。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手裏沒有強大的軍隊,隻好向勃蘭登堡選帝侯借兵。勃蘭登堡選帝侯慢條斯理地回答皇帝說,借兵不是不可以,但有兩個條件,第一,皇帝必須一次性支付1300萬塔勒的“租金”;第二,皇帝能不能給一個國王的封號。急等兵馬出征的皇帝立刻答應了選帝侯的要求,交了“租金”,也給了他“普魯士國王”的頭銜。同年,國王的加冕典禮在柯尼斯堡隆重舉行,選帝侯腓特烈·威廉被加冕成為普魯士第一任國王,改稱“腓特烈一世”,一個強大的普魯士王國也正式建立。

1713年,普魯士的第二任國王弗裏德裏希·威廉繼位,史稱“威廉一世”。這位國王的登基儀式隻花了區區2000銀幣,簡陋得差點讓歐洲各國王室笑掉大牙。可各國君主很快就笑不出來了,對自己無比吝嗇的威廉一世把80%的財政收入都花在了他的軍隊上,買大炮、買步槍,普魯士的陸軍幾乎在瞬間就膨脹成了8.5萬人的龐大力量。這位離開軍營就睡不著覺的國王,每天都要到波茨坦的兵營裏訓練他的士兵,而這種訓練通常是用耳光和棍棒來輔助,核心思想就是:第一是服從,第二是服從,第三還是服從。後世的史學家談到威廉一世的時候都認為,這位國王一手打造出了“普魯士精神”,服從命令、勤儉精明、刻板嚴謹的普魯士性格也在日後成為了德國人的性格。為了打破貴族對鄉村的控製,威廉一世直接從鄉村征兵,他建立了完善的軍官學校,把貴族的子弟一批批地培養成忠誠的軍官。據說威廉一世在臨終的時候,神父按照慣例對他布道說“人是赤條條地來,也得赤條條地走”,國王居然從病榻上掙紮起來喘息著說:“我怎麼能赤條條地走呢,趕快把我的軍裝找出來。”

1740年,威廉一世去世,他的身後留下一個強大的國家,軍隊強悍,國庫充盈,此時的普魯士已經是歐洲大陸上不可輕視的強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