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後記(1 / 1)

李學通

幾年前最初讀到這部攝影集之時,立刻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即而感慨、感歎,感慨於中國人麵對敵國戰俘所表現出來的人道主義精神,也感歎這段曆史幾乎完全被曆史塵埃遮蔽近百年而湮沒無聞。因為在國內各大圖書館均未見有收藏此書的記錄,於是我們產生了將其介紹給更多讀者的想法。2006年我們曾以《無人知曉的德奧戰俘》為題,在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老照片》上略加介紹。2009年,經呂文浩先生推薦,有幸得識林冠珍老師。冠珍老師得知這一選題後,當即表示積極支持。福建教育出版社近年來出版不少曆史影像類圖書,不僅對選題的價值有很深刻的了解,而且編輯經驗豐富。因此我們要特別感謝文浩兄和冠珍老師給予我們的幫助。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譯室的劉萍、卞修躍、孫彩霞、張會芳等諸位同人,近年共同從事近代影像史料的搜集整理,對此選題時常討論,提出過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照片中的德文,都是任智勇先生幫忙翻譯的;其他如邱誌紅、侯中軍、史建雲、欒景河等許多同人,也都對此給予過關注和各種形式的幫助,我們都感銘在心,不再一一列舉。成文之後,雷頤先生慨允作序推介,給本書增色不少。與雷頤兄交往20餘年,每有成果都送請指教,也時有當麵的討論,雷兄親為序文還是第一次,有特別值得紀念之處。在美國杜肯大學任教的李晶教授,非常認真地幫助推敲書名和目錄的英文譯法,令人感動,一並致以謝意。

本書所征引的報刊等文獻資料主要由古為明搜集整理,李學通執筆為文。由於對史事的研究不足,文字簡陋謬誤之處難免,請讀者批評指正。

2010年2月18日